岳不凡的警觉如同一盆冰水,让林小邪从初步建立联系的喜悦中彻底清醒。他深知,之前的行动已经极大地压缩了安全窗口,下一次,可能就没有如此侥幸的机会了。妹妹林小雨传来的“需破禁之物”的求救,是命令,也是鞭策。
“联盟所有可动用资金、材料、算力,全部转入‘曙光计划’!”林小邪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曙光”,意为带给妹妹脱离黑暗的希望之光。他甚至暂停了几项利润丰厚的定制订单和“林氏金融”的部分扩张计划,将商业机器全力为营救服务。
“告诉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林氏’近期进行技术升级,部分业务暂缓,所有损失由我们承担!”林小邪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对他而言,灵石可以再赚,产业可以重建,但妹妹只有一个。
难题在于,什么样的“破禁之物”能满足小雨的需求?它必须:
极度微小与隐蔽: 能避开岳不凡及其手下的严密检查,甚至可能需要被小雨直接摄入体内或与自身灵力融合。
精准靶向: 只破坏或干扰施加在小雨身上的特定禁制,而不能无差别攻击,以免伤及小雨自身。
延迟或可控触发: 能在需要的时候才发挥作用,给予小雨逃脱或制造混乱的时机。
能量效率极高: 因为要在岳不凡的眼皮底下运作,能量波动必须微弱到近乎于无。
传统的炼器思路完全行不通。林小邪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微观世界,投向了前世尚处于前沿科技的——纳米技术与靶向药物的概念。
“我们需要制造一种‘灵能纳米虫’!”他在实验室里,对着核心团队宣布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想法。
“它不是法器,更像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灵子集合体’!”他解释道,“我们要用神念和特殊阵法,将极其微量的、具有‘破禁’属性的特殊灵力或材料,塑造成纳米级别的微观结构,并为其编写简单的‘灵子程序’,让它们能识别小雨的禁制能量特征,潜伏,并在接收到特定信号后,集中爆发,从内部瓦解禁制!”
这无疑是一个比“量子隧穿探测”更加疯狂的设想!它涉及到了灵子层面的操控和编程,这几乎是触摸到了此界天道法则的领域!
研发过程异常艰难,失败是家常便饭。
一次失败的“灵能纳米虫”聚合实验,产生了一团粘稠的、散发着怪异味道的灵能胶质,怎么都清理不掉。
“完了,这下真成‘鼻涕虫’了。”一个研究员苦中作乐。
林小邪却盯着那团胶质,若有所思:“等等……这聚合失败后的形态,对特定频率的灵波吸收率好像有点异常?记录数据!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失败母亲’说不定能生个‘隔音材料’出来!”
他这种永远能在失败中找到价值的乐观(或者说“科学狂人”特质),极大地鼓舞了团队的士气。
为了给“灵能纳米虫”编写“识别禁制”和“延迟触发”的“灵子程序”,林小邪几乎不眠不休。他利用“血脉共鸣仪”捕捉到的小雨身上禁制泄露出的极其微弱的能量特征,作为目标识别码。又设计了一套基于时间累积或外部特定灵波信号触发的简单逻辑。
“这就像给微观世界的小机器人写代码。”林小邪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对墨灵吐槽,“可惜没有C语言,只能用最原始的灵波逻辑门,debug(除错)起来简直要命。”
在紧张到极点的研发过程中,林小邪没有忘记与妹妹保持极其谨慎的联络。他不再发送可能暴露意图的信息,而是通过那脆弱的血脉共鸣通道,传递着一种“存在”的信号——一种稳定、平和、带着鼓励意味的微弱灵波韵律。
他知道,对于身处绝境的小雨而言,知道哥哥就在“外面”,知道她没有被遗忘,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支撑。这是他作为哥哥,在冰冷的技术攻关之外,所能给予的最宝贵的温暖。
同时,他也在秘密准备着B计划。他让赵虎挑选最忠诚、最擅长潜行和伪装的队员,组成一支精锐的“暗影小队”,开始研究岳不凡山峰外围的巡逻规律、换岗间隙,以及可能的潜入路线。如果“曙光计划”失败,或者时机紧迫到不容等待,他将不得不采取风险极高的武力营救。为此,他不惜代价地从七杀佣兵团那里,搞到了一些宗门禁用的、用于隐匿和破阵的一次性符箓和特殊装备。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在消耗了足以打造数件上品法器的稀有材料后,“曙光计划”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墨灵团队成功利用一种罕见的“虚空晶尘”为核心,结合林小邪设计的复杂灵子引导阵,稳定地制造出了第一批“灵能纳米虫”原型。它们并非真正的虫形,而是在神念感知下,如同一小撮闪烁着微光的、具有特定能量结构的尘埃。
这些“纳米虫”可以通过血脉共鸣通道,以极其温和的方式,附着在林小邪发送过去的一道纯粹由自身精血灵力构成的“载体灵波”上,悄无声息地传递给小雨。一旦进入小雨体内,它们便会进入休眠状态,只会对两种信号产生反应:一是林小雨自身灵力剧烈波动的“危机信号”,二是林小邪通过血脉共鸣发送的特定“激活指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