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闪烁着四位数字贡献点的身份玉牌,林小邪回到了摇光区的小院。星辰塔一战,他虽未登顶,但连破六层记录的壮举,已如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天机学院外围区域。“丙中废物”的标签被彻底撕碎,“诡秘黑马”之名不胫而走。然而,林小邪心如止水,深知虚名如浮云,真正的根基在于力量与知识。
一千贡献点,对于新晋弟子而言是一笔巨款,但林小邪清楚,如何将其转化为切实的修为提升,才是关键。他没有急于兑换那些看似诱人的丹药或法器,而是再次打开了玉牌内的兑换列表,目光锁定在几个对他而言性价比最高的选项上。
首要目标:藏星阁阅览权限。元婴长老所赐的“天机令”可入一层阅览三日,这是无价之宝。但他需要更多时间。
“兑换‘藏星阁一层延长阅览时间十天’,需贡献点五百。”林小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兑换。知识,尤其是关于这个世界本质、能量规则、古老历史乃至血脉秘辛的知识,是他科学修仙体系最重要的“数据”来源。
次要目标:特殊能量环境修炼室。普通灵气对他效果有限,他需要更极端的能量来刺激、锤炼道基与血脉。
“兑换‘星辰之力修炼室’使用权限,十个时辰,需贡献点三百。”星辰塔内的经历让他尝到了甜头,他需要更稳定、更浓郁的星辰能量环境。
“兑换‘地脉煞气室’使用权限,五个时辰,需贡献点一百五十。”地脉煞气虽狂暴,但经过谐振转化,同样是淬炼灵力和肉身的宝贵资源。
瞬间,一千贡献点缩水至五十点。林小邪用这五十点,兑换了一些基础的空白玉简、记录阵盘以及几种性质迥异的常见矿石样本,用于他的“实验研究”。
稍作休整后,林小邪径直前往位于“天枢峰”的藏星阁。此阁乃是天机学院乃至整个北域都赫赫有名的藏书圣地,阁高九层,据说收藏着自上古以来无数功法、秘闻、杂记、阵图、丹方。
凭借天机令和扣除的贡献点凭证,林小邪顺利进入了藏星阁一层。甫一踏入,他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并非想象中的书架林立,而是一片浩瀚的星辰虚空!无数闪烁着各色光芒的光球,如同繁星般悬浮在虚空之中,每一个光球,便代表着一部典籍或一份传承。神识探入光球,便能读取其中信息。虚空被无形的力量划分为不同区域,标注着“功法”、“杂学”、“史志”、“阵道”、“丹术”等等。
寻常弟子进入此地,大多直奔功法区或术法区,寻找能立刻提升战力的传承。但林小邪的脚步,却首先迈向了“杂学” 与 “史志” 区域!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
寻找关于能量本质、天地规则的基础理论着作。
搜集一切关于“源初血脉”、“古巫战血”等古老血脉的记载与传说。
探查与“暗影教”、“天机盟”历史相关的蛛丝马迹。
寻找任何可能与“科学”、“解析”、“计算”相关的,看似离经叛道的思想或技艺。
他如同一个饥渴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知识。谐振感知虽不能直接读取光球信息,却让他能更敏锐地感知到不同光球散发出的能量波动差异,从而判断其年代、属性甚至内容的隐晦程度。
他在“杂学”区,找到了一部名为 《万物气理说》 的残卷,作者已不可考,其中竟提出了“气为万物之基,循理而动,可测可衍”的观点,隐隐触及了物质与能量、规律与测量的边缘,让林小邪如获至宝。
他在“史志”区,翻阅了大量关于上古神话、宗门变迁的记载。虽然关于“源初血脉”的直接记载几乎没有,但在一些描述上古大战、天地剧变的只言片语中,他捕捉到了一些关键词:“混沌初开”、“祖血”、“禁忌之力”、“枷锁”……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他自身的感受相互印证,让他对血脉的来历有了更模糊却也更深远的猜测。
关于暗影教与天机盟,正史记载语焉不详,多是以“邪魔外道”与“正道砥柱”一笔带过。但在一些野史稗闻中,却提到了万载之前一场席卷天地的“清浊之争”,以及一个名为“巡天镜”的神秘之物……
在“阵道”区域边缘,一个极其黯淡、几乎无人问津的灰色光球引起了林小邪的注意。其他光球皆光芒流转,唯有这个光球死气沉沉,其散发出的能量波动也异常晦涩古老。神识探入,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一片混乱残缺的阵图纹路,名为 《九衍阵图(残)》 ,据说无人能解,被列为无用之物。
但林小邪的谐振感知,却从那晦涩的波动中,感受到了一种极其精密的、超越当前阵法体系的结构美感!
“有意思……能量结构残缺度87%,但剩余部分的频率耦合呈现出非欧几何特征……核心节点逻辑似乎基于某种离散数学……”
他没有试图用传统的阵法知识去理解,而是直接将其视为一个待破解的加密信息结构。他取出空白玉简和记录阵盘,将残破的阵图纹路一丝不差地记录下来。然后,他寻了一处僻静角落,盘膝坐下,心神沉入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