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两天后,宋清宁进宫面圣。
勤政殿。
帝王威仪,气势慑人。
元帝似对宋清宁也寄予了厚望,“女子入朝,朕为你开了先例,宋卿不要让朕失望。”
“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宋清宁恭敬应道。
她猜测过皇上开这先例的原因。
她不会天真的认为帝王是看重她的能力,这世间不缺有能力的人,之所以是她,或许看中的是她身上别的东西。
至于是什么,她如今还猜不透。
君心难测。
宋清宁只做好她该做的事。
宋清宁离开勤政殿。
高公公躬身站在元帝身旁,“淮王殿下去了凤栖宫请安。”
“带了梨酥糕?”元帝阅着奏折,连眼皮也没抬。
高公公说,“殿下他今天空手来的。”
上次淮王专门给皇后娘娘带了宫外的糕点,皇后娘娘生了气,让人将梨酥糕扔出了凤栖宫。
时过六年,皇后娘娘仍旧不待见淮王。
“皇上,先前豫亲王妃生辰宴,王妃在为云世子相看,王妃心善,也有意为淮王殿下相看。”
高公公有意提起淮王婚事。
元帝这才抬眸,“怎么?你觉得,朕该为淮王物色王妃了?”
帝王威仪,喜怒不辨,却吓得高公公仓惶跪在地上,“老奴不敢,老奴失言,老奴掌嘴。”
高公公是真掌嘴。
清脆的声音在殿上响了好几声,元帝才冷冷看了他一眼,“好了好了,不轻不重,尽会装样子。”
“皇上……”高公公诚惶诚恐的望向帝王。
见皇上重新批阅起奏折,知道皇上不屑降罪他。
高公公松了口气。
随后听见元帝喃喃:“淮王是该成亲了,再不久便是端阳,到时候宫中设宴,朕再看看哪家姑娘配得上他。”
……
宋清宁离开勤政殿。
出宫的路上,小太监来传旨:“宋二姑娘,皇后娘娘请二姑娘去凤栖宫小坐。”
孟皇后召见她!
宋清宁从未见过孟皇后。
她曾听陈妈妈提过,陆氏和孟皇后曾是至交好友。
宋清宁跟着太监到了凤栖宫。
凤栖宫里。
孟皇后又喝了一口茶。
今天谢玄瑾例行请安。
母子二人如往常一样,只是坐在一起喝茶,不说话,也无任何眼神交流。
按以往惯例,谢玄瑾喝完一盏茶就会走。
所以他一盏茶快要喝完时,孟皇后便吩咐玲姑姑差人去请宋二姑娘。
宋二姑娘救了孟玉书的命。
她作为玉书的姑姑,感谢救命恩人,理由很正当。
“娘娘,宋二姑娘到了。”小太监进来禀报。
孟皇后看了一眼谢玄瑾,他依旧没有要走的意思,孟皇后终于忍不住,“阿瑾,今天不忙吗?”
委婉赶人。
谢玄瑾继续喝茶,“儿臣今日得闲。”
没有要走的意思。
孟皇后:“……”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孟皇后犯难。
宋清宁是女儿家,有男子在场,怕她不自在。
孟皇后还没说完,就听谢玄瑾道,“母后有事处理便是,儿臣坐一会儿,喝喝茶,您就当儿臣不存在。”
孟皇后:“……”
不存在?
她可以当他不存在。
可他浑身气势,存在感极强,谁能忽视?万一吓到宋清宁……
他难得想在她这里多坐一会儿。
也罢!
孟皇后不好真赶他走,吩咐玲姑姑,“请宋二姑娘进来吧。”
宋清宁进了内殿。
向孟皇后行了礼,发现淮王也在。
“臣……”
宋清宁想到神策军校尉一职,淮王正是她的上峰,但她还没去神策军正式报到,于是改口,“臣女参见淮王殿下。”
谢玄瑾喝着茶,没看宋清宁,仿佛留下来真的只是为了喝茶。
宋清宁也很从容。
召她来的是孟皇后。
宋清宁恭敬的站在孟皇后面前,孟皇后打量她,宋清宁便任由她打量。
孟皇后见宋清宁第一眼,便愣住了。
怀舟不止一次和她说过这位宋将军,他极力举荐宋清宁入朝为官,开女子先例,她原是不赞同的。
孟家已经是树大招风,玄瑾又掌着神策军,惹皇上忌惮。
这样大张旗鼓的举荐,更会引皇上猜忌,将孟家置于烈火之上。
此刻看到宋清宁,孟皇后明白了怀舟为何执意去做这件事。
曾经的那个她死了,可阿弟的执念仍在。
“宁儿,本宫可以叫你宁儿吗?”孟皇后语气慈爱又温和。
喝着茶的谢玄瑾,诧异抬眸。
宋清宁也很诧异。
前世今生,都只有陆氏一人叫她“宁儿”。
如此亲昵,让她感觉亲近又温暖。
皇后娘娘这样叫她,宋清宁心里划过一抹异样,“娘娘可以唤臣女宁儿,我母亲也是这样唤的。”
宋清宁指的是陆氏。
孟皇后想到的却是柳氏。
柳氏被封“一品诰命夫人”后,带着宋清嫣进宫拜见过几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