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心里一紧,知道李斯是来搅局的。始皇却摆了摆手:“让他在殿外等,朕先跟秦风议完流民的事。” 他转头看向秦风,语气缓和了些,“你接着说,流民的冬衣准备得怎么样了?北境的经验,能不能用到关东?”
“能!” 秦风赶紧答道,“臣已经让少府按《诗经?豳风?七月》里‘九月授衣’的法子,赶制了八千件棉衣,用的是粗布三层,内填芦花,袖口缝得紧,能防关东的寒风。还让工匠做了简易的土炕模具,流民到了陈留,就能照着模具砌土炕,冬天不用冻着。” 他想起张博士给的拓片,补充道,“张博士还找了前朝的‘冬衣注脚’,说‘芦花比丝絮便宜,却更暖和’,臣按这个法子做,八千件棉衣,只花了平时一半的钱,还能多做两千件备用。”
始皇点了点头,眼里满是认可:“你不仅懂典籍,还会算账,比只会定律法的李斯强。”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案下拿出个布包,递给秦风,“这里面是朕年轻时在邯郸用的旧锄头,你带着去关东,给流民看看 —— 朕当年也盼着有块地、有把锄头,能安稳种地,流民的心思,朕懂。”
布包入手沉甸甸的,里面的锄头锈迹斑斑,却还能看出当年的打磨痕迹。秦风捧着布包,眼眶瞬间发潮,赶紧躬身行稽首礼:“臣谢陛下!臣定带着这把锄头,让流民知道,陛下懂他们的苦,大秦能给他们安稳的日子!”
“好!” 始皇拍了拍案,“三天后出发,蒙恬会带五千兵护送你,不是用来弹压流民,是用来防匈奴余孽和真挑事的人。你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就用朕给你的符节,直接调附近的郡县兵,不用奏报。”
秦风刚要谢恩,殿外突然传来李斯的声音,带着刻意的急切:“陛下!臣有急事奏报!关东流民聚集陈留,恐有异动,需即刻派兵弹压,迟了就来不及了!”
始皇的脸色沉了下来,对秦风说:“你先去偏殿等,朕处理完李斯的事,再给你交代后续。” 见秦风躬身退下,他才对殿外冷声道:“进来!朕倒要听听,你说的‘异动’,是真异动,还是假异动!”
秦风走到偏殿,心里清楚,李斯这是急了,想用 “流民异动” 逼始皇派兵,打乱他的安置计划。他摸了摸怀里的奏报和那把旧锄头,又攥了攥手里的官印,心里更坚定了 —— 不管李斯怎么闹,他都要按计划去关东,用典籍里的法子,用实在的好处,让流民安稳下来,不辜负始皇的信任,也不辜负老儒生的嘱托。
偏殿的晨光正好,落在《边民册》的草稿上,“民惟邦本” 四个字被照得发亮。秦风坐在石凳上,拿出鹿骨笔,在草稿上添了句注脚:“治流民如治田,需耕需养,不可用强。” 写完,他抬头看向御书房的方向,等着始皇的最终指令,也等着即将到来的关东之行 —— 他知道,这趟行程,注定不会轻松,但只要守住 “民生” 二字,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喜欢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