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豪爽:“我也跟父皇请了旨,关东的兵我调了一半去守粮道,李斯要是敢动歪心思,我立马就能知道!”
秦风心里一暖,手里的黑檀木匣仿佛都轻了些:“有你们帮忙,我就放心了。只是李斯不会善罢甘休,他去关东查案,说不定会联合旧贵族,咱们还得多盯着。”
三人正聊着,老周头派来的亲兵跑了过来,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是刚蒸好的粟米糕,还冒着热气:“秦大人,老周头说,听说陛下免了您的麻烦,特意蒸了糕让您尝尝,还说要是您去关中,他也想跟着去,帮着农户种新麦。”
秦风接过布包,麦香飘进鼻腔,心里满是踏实。他想起《尚书?大禹谟》里的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始皇的裁决,正是如此:李斯的罪,因 “查无实据” 且 “有旧功” 而暂免;他的功,因 “流民安居”“城防稳固” 而被看重。这不是偏袒,是帝王的权衡,更是为了大秦的安稳。
可他没注意到,远处的宫墙下,李斯正对着心腹小吏低声吩咐,手里的朝笏被攥得变了形:“你去关东,找韩成的旧部,就说‘李斯大人让你们继续闹,闹得越大越好’—— 只要流民乱了,秦风就算有扶苏和蒙恬帮着,也捂不住!粮道那边,你也去安排,找机会把运给关中的粟米换了,换成去年的陈粮,让农户怨秦风‘只会说空话,给不了好粮’!”
小吏领命退下,李斯看着秦风的方向,眼神阴鸷得像淬了毒 —— 暂免罪责又如何?秦风有扶苏和蒙恬帮着又如何?只要他能让流民乱、农户怨,迟早能把秦风拉下来!大秦的朝堂,只能是他的天下,只能是律法的天下!
夕阳西下时,秦风回到偏殿。他把始皇的裁决、扶苏和蒙恬的支持,还有老周头的粟米糕,都记在了竹简上,标题写着 “始皇裁决记:罪疑惟轻,功在民生”。案上的黑檀木匣里,流民的分布图、赋税册、感谢信整齐地码着,旁边放着扶苏给的《周书》残卷,上面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的字样,在夕阳下格外醒目。
他知道,暂免罪责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 李斯的阴谋还没停,关中的试点还需推进,关东的流民还需守护。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典籍的智慧,有始皇的信任,有扶苏和蒙恬的支持,更有流民的期盼。这些,都是他站稳脚跟的底气,是他对抗阴谋的武器。
而此时的咸阳城外,老周头正带着流民在农桑区种新麦,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周头擦了擦汗,看着刚种下的麦苗,嘴里念叨:“秦大人,您放心,俺们一定把麦子种好,让陛下知道,流民也能为大秦出力!” 风拂过麦田,麦苗轻轻晃动,像是在回应他的话,也像是在预示着,大秦的民生之路,虽有坎坷,却终将通向安稳。
喜欢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