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总督府上飘扬的金龙旗,宣告了澳洲大陆上最后一个英国殖民地的陷落。消息传遍整个大夏王国,也传到了孤悬海外的最后一块英属领地——新西兰北岛。
新西兰的英国殖民政府和残余守军,在得知布里斯班、悉尼接连陷落,皇家海军远东分舰队全军覆没,连罗伯茨少将都饮弹自尽的消息后,彻底陷入了绝望。他们清楚,自己这点力量在大夏强大的陆海军面前,如同螳臂当车。顽抗下去,除了徒增伤亡,不会有任何结果。
1883年11月初,就在悉尼光复后仅仅几天,大夏“镇海舰队”分舰队携带着两个海军陆战团的兵力,抵达新西兰北岛奥克兰港外海。舰队并未立即开火,而是向岸上发出了最后通牒。
通牒内容直白而强硬:限24小时内无条件投降,保证所有官员、士兵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若抵抗,则全部歼灭。
奥克兰的英国总督府内,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总督看着窗外海面上那几艘狰狞的铁甲巨舰,又看了看手边那份详述了布里斯班和悉尼惨烈战况的电报,长叹一声。召集了仅存的几名高级官员和驻军指挥官商议,结果出奇的一致——投降。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最后通牒时限到来前两小时,奥克兰总督府升起了白旗。紧接着,惠灵顿、新普利茅斯等主要城镇也相继升起白旗。没有激烈的战斗,没有悲壮的抵抗。新西兰北岛的英国殖民政府,在实力面前,选择了体面地投降。
11月7日,大夏海军陆战队在奥克兰港和平登陆。11月10日,新西兰北岛全境易帜。至此,整个新西兰群岛、整个澳洲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塔斯马尼亚)、以及斐济、所罗门、东新几内亚、菲律宾等广袤的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区域,全部纳入了大夏王国的版图。洪天佑“南太平洋只有一个声音”的宣告,成为了现实。
.....
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洪天佑深知,打天下不易,治天下更难。如此辽阔的新疆域,必须尽快建立清晰、高效、符合大夏理念的行政体系。
他召集内阁重臣,依据地理、资源、人口分布和后世的治理经验(结合当前实际),对大夏本土(澳洲大陆及塔斯马尼亚)进行了全新的州府县镇四级规划,并对重要海外领地和主要城市进行了“中国化”命名:
大夏王国本土州府规划 (1884年初定案):
1. 西海州: (原西澳大利亚州)
首府:新夏京府(珀斯,首都) - 人口:约70万。
其他主要府:
北星府 (黑德兰港) - 重要铁矿出口港。
金川府 (卡尔古利) - 黄金开采中心。
南澳门府 (奥尔巴尼) - 南部良港。
特点:帝国政治、工业(珀斯兵工、造船)、文化核心。钢铁(依托本地铁矿)、军工、造船、黄金开采、小麦种植、畜牧业发达。铁路网以新夏京为中心辐射。
2. 南海州: (原南澳大利亚州 + 原维多利亚州西部)
首府:宁安府(阿德莱德) - 人口:约40万。
其他主要府:
墨江府 (墨尔本) - 人口:约55万。帝国最大工业、航运、金融中心。造船、机械制造、纺织、煤炭、钢铁(怀阿拉)、铁路枢纽。
怀远府 (怀阿拉) - 重要钢铁基地。
河源府 (霍舍姆) - 农业重镇。
特点:帝国工业心脏地带。钢铁(怀阿拉)、煤炭(拉特罗布河谷)、造船(墨江)、机械制造、纺织、发达农业(小麦、葡萄种植)、畜牧业。铁路网密集。
3. 东宁州: (原新南威尔士州大部)
首府:新南府 (悉尼) - 人口:约45万(战后恢复中)。帝国东部核心,天然良港,工业、商业、航运中心。造船、机械、纺织、煤炭(纽卡斯尔周边)、金融、教育。
其他主要府:
定北府 (纽卡斯尔) - 重要煤炭基地、工业港口。
河湾府 (奥尔伯里-沃东加) - 墨累河畔农业、交通枢纽。
蓝山府 (卡图姆巴) - 依托蓝山,林业、旅游潜力区。
特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煤炭、钢铁(依托纽卡斯尔煤炭发展)、航运、造船、纺织、农业(墨累河灌溉区)、畜牧业。铁路网核心枢纽。
4. 北疆州:(原北领地 + 原昆士兰州大部)
首府:镇北府(达尔文) - 人口:约23万。北方门户,军事重镇,矿业中心(芒特艾萨铜铅锌矿),热带农业(甘蔗、芒果)港口。
其他主要府:
昆山府 (汤斯维尔) - 重要港口,糖业中心。
布远府 (布里斯班) - 人口:约30万(战后恢复中)。东北部核心,港口,农业(甘蔗、棉花、热带水果)、畜牧业、新兴工业中心。
艾萨府 (芒特艾萨) - 大型铜铅锌矿中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