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6年11月14日。
由美国海军乔治·杜威准将指挥的“加勒比特遣舰队”,正以战斗队形向着尼加拉瓜海岸线迫近。这支舰队实力不俗(对于美洲国家来说。),核心是两艘名叫 “奥林匹亚号”*和 “罗利号”的防护巡洋舰,辅以四艘较小的炮舰和两艘运载着约1500名海军陆战队员的运输船。杜威显得踌躇满志,决心用舰炮让那些“不识时务的叛军”见识到美利坚的力量。
然而,就在他的舰队即将进入尼加拉瓜海岸时,前出侦察的驱逐舰发回了紧急警报:“前方发现不明舰队!”
杜威心中一紧,举起望远镜。只见远方的海平面上,一支规模更大的舰队,正以严整的单纵队横亘在他的航路上。为首那艘装甲巡洋舰的桅杆顶端,一面金色的龙旗在阳光下分外刺眼——是大夏海军!
这正是由大夏海军少将刘步蟾指挥的,以“衡山号”装甲巡洋舰为旗舰的“西风”分舰队主力。在接到神都密令后,他们早已提前数日抵达预设地点位,以逸待劳。这支舰队的阵容比美国要强大:
核心主力:“衡山号”装甲巡洋舰(标准排水量超7000吨,装备双联装210mm主炮)。
护航力量:2艘“靖海”级防护巡洋舰(各装备150mm主炮),4艘新锐驱逐舰(装备鱼雷和速射炮)。
总吨位与火力:大夏舰队总吨位超过3.5万吨,主炮口径和数量均优于美方特遣舰队。
刘步蟾站在“衡山号”的舰桥上,通过无线电向杜威舰队发出明码信号(无线电报:原历史1895年后,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成功试验无线电通信,但仅用于短距离实验(如1898年波波夫实现10千米舰岸通信),尚未普及到商船或海军舰队。此世界由于洪天佑的先知金手指,全世界已开始大规模运用了。):“前方为大夏帝国海军演习区域,为避免误判,请贵方舰队保持距离,表明意图。”
杜威看着对方舰队那粗壮的炮口和舰影,额头渗出了冷汗。他的“奥林匹亚号”虽然是属于,但无论是吨位、装甲还是主炮威力,都明显逊于对方的“衡山号”。一旦开火,他的特遣舰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遭受重创,而那几千名陆战队小伙子恐怕还没踏上陆地就要葬身鱼腹。
“命令舰队,减速,保持当前距离!”杜威立即下达了命令。他不敢冒险,也不能承担挑起与一个大国全面战争的责任。美国舰队只能在远处游弋,眼睁睁地看着近在咫尺的尼加拉瓜海岸线,却无法逾越雷池一步。
洪都拉斯北海岸,科尔特斯港外。
类似的场景也在上演。美国分舰队试图靠近港口,为洪都拉斯的政府军撑腰,并威慑博尼利亚的起义军。但他们同样遭遇了一艘在此“友好访问”的大夏“靖海”级防护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虽然这支大夏舰队的规模不如尼加拉瓜外海的那支,但其展现出的战斗姿态和态度,同样让美国舰队指挥官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故此!美军预定的海军支援和登陆计划只能暂时搁浅了。
就在美国海军被大夏舰队牢牢钉在海上的同时,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叛军,抓住了这宝贵的时机,发动了最后的猛攻。
尼加拉瓜:11月20日,塞拉亚的自由军在内应配合下,攻破马那瓜城门。经过短暂巷战,保守党政府军彻底崩盘了,总统萨托仓皇逃入美国公馆寻求庇护。塞拉亚宣布就任尼加拉瓜临时最高执政官,并立刻通电全国,宣布“尼加拉瓜自由革命”成功。
洪都拉斯:11月22日,得知美国支援无望、且首都特古西加尔巴防御空虚的博尼利亚起义军,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困科尔特斯港,主力则长途奔袭首都。总统波利卡波·博尼利亚见大势已去,于11月25日宣布辞职,并乘船逃亡美国。曼努埃尔·博尼利亚将军的部队兵不血刃进入特古西加尔巴,控制了政权。
华盛顿特区,白宫,绝望的消息。
当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亲美政府相继垮台、叛军成功夺权的消息和海军舰队被大夏牢牢阻挡、无法提供任何有效支援的一连串消息,传回白宫时,整个美国政府高层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总统克利夫兰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他颓然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完了……全完了……尼加拉瓜丢了,洪都拉斯也丢了……在我们自己的家门口……”
国务卿奥尔尼脸色铁青,拳头重重砸在桌子上:“大夏!他们算计好了一切!他们知道我们的“秘密军事”行动,所以他们提前把舰队摆在那里!就是在逼我们开第一枪!”
海军部长赫伯特苦涩地汇报:“总统先生,杜威将军报告,大夏舰队实力远超我方。如果我们强行突破,爆发冲突……我们的特遣舰队……胜算渺茫啊!而且,这很可能导致与大夏的全面战争,以我们目前的国力……尤其是在太平洋方向,我们根本无法应对他们庞大的主力舰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