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星图锚点与碎片指引的双重保障,“破浪号”在接下来的两天航行中出奇地顺利,仿佛真的行走在一条被时光遗忘的古老航路上。
海面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平静,连常年伴随远航的海鸟都消失无踪,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整个海洋都在屏息凝神,等待着什么。
李宜臻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感应舱或自己的休息室内,潜心熟悉北斗腰牌与古朴短刃带来的变化。他发现,当自己静心凝神,引导北斗之力流转时,腰牌会散发出温润的微光,与遥相呼应的北斗七星产生更清晰的共鸣,丝丝缕缕的星辉之力不仅滋养着他的力量,更似乎在缓慢拓宽着他感知的边界。
而那柄来自苏家星库废墟的短刃,则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稳定器,每当他在感知碎片信息海洋中感到迷失或受到冲击时,短刃传来的那股清凉意蕴总能及时将他拉回,守住灵台的一点清明。
他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结合了星辉之力的感知,主动延伸至更远处的海域,不再仅仅局限于碎片指引的路径。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如同在黑暗的深水中主动点亮一盏灯,既能照亮前路,也可能吸引未知的危险。
就在“破浪号”预计即将抵达“海墟之眼”外围区域的夜里,李宜臻在进行这种扩展感知时,心头猛地一跳。
一种极其隐晦、却带着明确恶意的“注视感”,如同冰冷的蛛丝,轻轻拂过他的感知边缘,瞬间消失不见。
他猛地睁开眼,北斗之力下意识地凝聚,腰牌微光一闪而逝。
“怎么了?”在一旁协助记录数据的林若曦立刻察觉到他的异常。
“有东西……刚才在窥探我们。”李宜臻语气凝重,他无法确定那是什么,是那些人的新型探测器,还是这片海域本身存在的某种诡异存在?那种冰冷的感觉,与他之前感知到的“主宰”意志有几分相似,却又更加飘忽和隐蔽。
他立刻将情况告诉了江辰风和冷月。
整个“破浪号”瞬间进入更高等级的戒备状态。所有非必要灯光熄灭,防护系统功率开到最大,声呐和被动雷达全频段监控。
然而,数小时过去,风平浪静,再也没有任何异常发生。那种被窥视的感觉仿佛只是一个错觉。
“不是错觉。”李宜臻坚持自己的判断,他的直觉,尤其是经过星辉之力滋养后的直觉,很少出错,“它可能还在暗处观察,或者……已经离开了。”
冷月站在窗前,盯着空无一物的海面,眼神锐利:“有两种可能。一是那个实验室还有某种我们未知的、极其先进的隐形侦察单位。二是……”她顿了顿,“可能与‘海墟之眼’本身有关。根据宜臻之前感知到的信息,那里是‘世界的伤疤’,存在‘封印力量’,也可能存在一些……依托那片异常能量场生存的‘东西’。”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背脊发凉。未知的敌人永远比已知的更加可怕。
“保持最高警戒,继续前进。”江辰风说道,“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第二天下午,按照星图锚点和碎片指引的推算,“破浪号”终于抵达了目标海域的外围。
这里的海水颜色变得愈发深邃,近乎墨黑,与远处依旧蔚蓝的海水形成了鲜明的分界线。天空中也开始出现一种奇异的扭曲光晕,仿佛透过晃动的热浪观察景物。空气中的能量粒子变得活跃,仪器设备开始受到轻微的、持续不断的干扰。
“我们到了。”林若曦看着屏幕上剧烈变化的能量读数,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前面就是‘海墟之眼’能量场影响范围。”
“破浪号”减缓了速度,如同靠近沉睡巨兽的猎人,小心翼翼地向那片墨黑色的海域边缘靠近。
李宜臻和苏清曼再次进入感应舱,进行最后一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次协同指引。他们需要找到进入这片异常能量场的安全入口,或者说,找到那条古老航路在“伤疤”边缘的起点。
碎片在能量屏蔽盒中发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的光芒,甚至带着一种轻微的嗡鸣。星图锚点的感应也在这里达到了最强,李宜臻腰间的北斗腰牌甚至开始自行散发出稳定的、与远方星辰节奏一致的光芒。
两人的意识在碎片与星图的共同引导下,缓缓沉入一片更加宏大、也更加混乱的能量景观。这里不再是清晰的“线条”和“节点”,而更像是一片狂暴的能量星云,无数混乱的湍流、撕裂的空间裂隙(微观层面)、以及某种沉浑厚重的“封印”力量交织在一起。
“找到……那条‘痕迹’了……”苏清曼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响起,带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它很微弱……穿过了一片能量漩涡的边缘……指向……那个方向!”
几乎同时,李宜臻也感知到了。那是一条极其细微、几乎被狂暴能量淹没的平静“缝隙”,它蜿蜒曲折,巧妙地规避开最危险的区域,通向能量场的最深处。而在这条“缝隙”的起点附近,他再次感受到了昨夜那种冰冷的“注视感”!这一次,更加清晰,仿佛就在不远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