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里愈发安静,只剩下窗外绵密的雨声,和偶尔杯盏轻碰的脆响。
苏月璃的到来,仿佛在这方静谧的空间里投入了一颗温柔的石子,涟漪荡漾,却并不打破原有的宁和。
她坐在沈嫣身侧,姿态娴雅,并未多言,只是偶尔为沈嫣和林晚的杯中添上热茶,动作流畅自然,仿佛早已做过千百遍。
林晚看腻了河景,又对苏月璃的到来感到新鲜,趴在桌子上,眨巴着大眼睛看看苏月璃,又看看沈嫣。
最后小声问:“月璃姐姐,你也是来找师尊和我们玩的吗?”
苏月璃闻言,唇角弯起一个柔美的弧度,伸出纤纤玉指,轻轻将林晚额前一缕顽皮的发丝拨到耳后,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
“是呀,来看看晚晚有没有听话,有没有惹师姐和师尊烦心。”
她说着,眼风似不经意地扫过沈嫣,带着促狭的笑意。
林晚立刻挺起小胸脯,一本正经地保证:“我可听话了!师姐和师尊都可喜欢我了!”
那小模样,惹得沈嫣也忍不住莞尔,伸手捏了捏她软乎乎的脸颊,轻声道:“是,晚晚最乖了。”
苏清寒依旧望着窗外,仿佛对身后的对话充耳不闻,只是端着茶杯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杯壁上轻轻摩挲着。
眼神落在雨幕中那艘渐渐远去的乌篷船上,显得有些空蒙。
“这雨,怕是一时半会儿停不了。”苏月璃顺着苏清寒的目光望去,轻声开口,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她的声音不高,在这雨声潺潺的茶楼里,却清晰得如同玉珠落盘。
苏清寒终于缓缓转过头,目光在苏月璃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依旧慵懒,却似乎洞悉了一切。
她没接话,只是将杯中已微凉的茶水饮尽,然后放下杯子,发出轻微的“磕嗒”一声。
“坐够了,便走吧。”她站起身,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沈嫣连忙也跟着起身,林晚也赶紧从椅子上滑下来,紧紧拉住沈嫣的衣角。
苏月璃也随之站起,动作依旧从容,她看向沈嫣,柔声道:“这雨巷漫步,也别有一番风味,嫣儿可愿陪我走走?”
沈嫣看着她温柔期盼的眼神,哪里会说个不字,点头应道:“好。”
一行人下了茶楼。苏清寒依旧走在最前,依旧不撑伞,细雨沾湿了她的发丝和布裙,她却浑不在意,背影在雨巷中显得有几分孤峭。
沈嫣撑着那把淡紫色的油纸伞,苏月璃便自然而然地走到她身侧,与她共撑一伞。
伞面不算太大,两人不可避免地靠得极近,沈嫣甚至能清晰地闻到苏月璃身上那股清冽的莲香,混合着雨水的湿润气息,丝丝缕缕,萦绕在鼻尖。
林晚则努力举着那把素青色的伞,小跑着跟在苏清寒旁边,试图也替师尊挡点雨。
可惜人小伞矮,效果甚微,反而让自己淋湿了半边肩膀。
苏清寒瞥了她一眼,脚步微微放慢了些许。
雨巷幽深,青石板路被雨水浸润得油亮发光,两侧的白墙黑瓦在雨中显得格外分明,墙头偶尔探出几枝湿漉漉的芭蕉或蔷薇,绿意逼人。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青苔和不知名花香混合的气息,清新沁人。
四人就这样,两人一组,一前一后,漫步在寂静的雨巷中。脚步声、雨打伞面的沙沙声,交织成一首舒缓的乐曲。
“嫣儿近日,似乎心境开阔了许多。”苏月璃微微侧头,看着沈嫣线条柔和的侧脸,轻声说道。
她的声音在雨声的包裹下,显得格外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沈嫣闻言,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随即失笑:“有这么明显吗?”
她顿了顿,目光掠过前方师尊的背影,又落在身侧苏月璃温柔的眼眸上,心中一片柔软。
“许是……暂时放下了些担子,偷得浮生半日闲吧。”
“能放下,是好事。”苏月璃的声音更柔了几分,带着某种深意。
“弦绷得太紧,易折。适时松弛,方能走得更远。”她说话时,气息微微拂过沈嫣的耳畔,带来一丝微痒。
沈嫣心中微动,知道苏月璃话中有话,是在宽慰她,也是在提醒她。
她轻轻“嗯”了一声,没有多言,但这份体贴,她记在了心里。
走在前面的苏清寒,脚步不停,仿佛没有听见后面的对话。
只是在她经过一个拐角时,袖袍似乎被风吹动,不经意地拂过墙边一丛被雨打得低垂的栀子花,那花朵上的雨珠簌簌落下,仿佛也听懂了几分人语。
林晚努力跟着苏清寒,小脑袋却不时回头看看并肩走在伞下的师姐和月璃姐姐。
她觉得月璃姐姐看着师姐的眼神,好温柔好温柔,就像……就像她以前养过的那只白猫,在阳光下眯着眼睛,用脑袋蹭她手心时的样子。
她歪着头想了想,不太明白,但觉得这样很好,师姐看起来也很放松。
“听闻南疆有一种七色茶,生于云雾之巅,吸日月精华,茶汤能映出彩虹之色,可惜产量极少,凡人难得一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