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苦苦挣扎,苏璎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灵动娇艳的女子。时光如同一把无情的刻刀,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沟壑,曾经乌黑亮丽的秀发如今已变得稀疏花白,杂乱地披散在她那瘦弱且佝偻的肩头。她身上那件破旧不堪的衣服,补丁摞着补丁,在微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诉说着主人所经历的无尽沧桑。
然而,即便岁月如此残酷,也无法磨灭苏璎心中那股对沈砚刻骨铭心的思念。不知是何种神秘力量的指引,或许是源于“腰上黄”丝绦与魂魄间那微弱却坚韧的感应,又或许是冥冥之中听到了那句“君又托生余杭巷”的召唤,苏璎拖着那副被岁月折磨得摇摇欲坠的身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杭城余杭巷的路。
午后的余杭巷,阳光暖暖地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晕,仿佛给这条古老的巷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巷子里行人来来往往,或行色匆匆,或悠然漫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却无人知晓这位看似疯癫的老妇心中所承载的沉重情感。
苏璎迈着蹒跚的步伐,在巷子里缓缓徘徊。她的眼神中透着一种迷茫与坚定交织的复杂神情,时而环顾四周,像是在寻找着什么,时而又低头沉思,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每一步,都走得那样艰难,却又那样执着,仿佛这短短的巷子,是她跨越生死轮回的漫长旅途。
就在这时,阿念的身影出现在了苏璎的视线中。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苏璎的心跳陡然加速,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如电流般瞬间传遍全身。她的双眼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阿念,生怕这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梦。在她眼中,阿念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与她记忆中的沈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阿念的面容已全然不同,可那种深入骨髓的熟悉感,让苏璎坚信,眼前的少年就是她苦苦寻觅了一生的沈砚的转世。
然而,阿念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位老妇投来的炽热目光。在他眼中,苏璎不过是一个穿着破旧、举止怪异的疯婆子,在这巷子里漫无目的地游荡。他像往常一样,沉浸在自己对那些奇怪梦境的思索中,与苏璎擦肩而过。
苏璎望着阿念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多么想立刻冲上前去,紧紧抱住阿念,告诉他自己寻觅了一生的艰辛,倾诉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无尽思念。可是,当她低头看到自己苍老而丑陋的模样,看到两人之间那如同天堑般巨大的年龄差距,心中的勇气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她只能默默地跟在阿念身后,保持着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小心翼翼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每当阿念停下脚步,或是与旁人交谈,苏璎就会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看着他,眼中噙满了泪水,那泪水里,饱含着心酸、无奈与深沉的思念。
有一次,阿念在河边发呆,苏璎悄悄地走到不远处的一棵树下,静静地注视着他。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阿念身上,勾勒出他年轻而挺拔的轮廓。苏璎看着眼前的画面,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多年前,那时的沈砚也是如此年轻英俊,他们在钱塘江畔相依相偎,共同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想到这里,苏璎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用那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擦拭着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她知道,眼前的阿念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沈砚,他没有了前世的记忆,对自己更是一无所知。这种咫尺天涯的感觉,让苏璎的心仿佛被千万根针扎着,痛得无法呼吸。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璎依旧在余杭巷里默默地守护着阿念。她看着阿念每天上学、回家,看着他为那些奇怪的梦境而苦恼,心中既心疼又无奈。她试图寻找机会接近阿念,试图以某种方式唤醒他前世的记忆,可每一次鼓起的勇气,都在看到阿念那陌生的眼神时瞬间瓦解。
有一天,阿念在巷子里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苏璎看到后,心急如焚,本能地想要冲过去扶起他,关心他的伤势。然而,当她迈出脚步的那一刻,却又突然停了下来。她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陌生人,贸然上前只会让阿念感到奇怪和害怕。
于是,苏璎只能远远地看着阿念自己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回家。她的心仿佛被撕裂了一般,疼痛难忍。那一刻,她心中的无奈与悲伤达到了顶点。她不明白,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捉弄她,让她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与阿念重逢。
在那些默默守望的日子里,苏璎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坐在巷口,望着阿念家的方向,暗自落泪。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或许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阿念恢复前世的记忆。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愿放弃,哪怕只能远远地看着阿念,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苏璎像往常一样在巷子里徘徊,远远地看着阿念房间里透出的微弱灯光。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她瘦弱的身体在风雨中剧烈地颤抖着。苏璎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然而,她的眼神却依旧坚定地望着阿念的方向,仿佛在向命运做着最后的抗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