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璎离世后,余杭巷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格外寂静。那处见证她离去的残破花墙下,更是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凄凉。风,轻轻吹过,带着丝丝寒意,似在低声诉说着无尽的哀伤,吹得墙边长满的荒草沙沙作响。
阿念失魂落魄地回到花墙下,周围的一切都让他触景生情,苏璎的音容笑貌不断在脑海中浮现。他缓缓蹲下身子,想要在这熟悉的地方再寻找一些关于苏璎的痕迹。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一块在草丛中若隐若现的东西吸引。
阿念伸手将其捡起,发现竟是一块“腰上黄”丝绦的碎片。这丝绦虽已破旧,边缘磨损得毛糙不堪,但上面精致的纹路仍依稀可辨,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华美。阿念心中一动,他记得苏璎腰间一直系着类似的丝绦,只是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
当阿念的手指触摸到丝绦碎片的瞬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在他脑海中模糊不清的梦境,突然变得无比清晰,如同放映的画卷般在眼前展开。他看到了南宋末年,临安城陷入战火纷飞之中,百姓们四处逃窜,一片混乱。
画面中,一位名叫苏璎的女子,面容姣好却满是惊恐与悲伤。她身旁是一位名叫沈砚的男子,眼神坚定,紧紧护着苏璎。两人在混乱中拼命逃亡,元军的喊杀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阿念看到他们在苏家祖宅,熊熊大火吞噬了一切,苏璎的父母为保护家族财物和秘密不幸遇难。苏璎悲痛欲绝,几近昏厥,而沈砚则抱着她,安慰她要坚强,承诺一定会带她逃离这乱世。
接着,画面转换,沈砚与苏璎在逃亡途中被迫分开,约定在“时光树”下会合。沈砚将自己的褐衣披在苏璎身上,苏璎则把“腰上黄”丝绦扯下一部分递给沈砚作为重逢的信物。
再后来,沈砚在寻找苏璎的途中遭遇元军追杀,为保护象征他们承诺的石刻,在泉亭附近奋力抵抗,最终身陨。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紧紧握着“腰上黄”丝绦的碎片,心中满是对苏璎的牵挂,魂魄因执念和“腰上黄”以及誓言地的特殊力量未散,却被紊乱的时空力量卷入轮回漩涡。
而苏璎,在“时光树”下痴痴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春年少等到白发苍苍。她坚信沈砚未死,用捡来的纸张记录他们曾经的点点滴滴,将思念寄托在纸鸢和风灯上,对着钱塘江诉说心事,希望江水能将她的话语传递给沈砚。
阿念震惊地看着这一幕幕画面,仿佛亲身经历了沈砚和苏璎的爱情悲剧。他的双手不住地颤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原来,苏璎与自己梦中的场景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而自己的梦境并非毫无缘由,似乎是前世记忆的某种残留。
“为什么?为什么我会看到这些?难道我与沈砚……”阿念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疑惑与震惊。他从未想过,自己平凡的生活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惊心动魄的故事。
待画面消失,阿念回过神来,他意识到,想要解开心中的谜团,必须弄清楚“腰上黄”丝绦的来历以及苏璎的真实身份。他决定四处打听关于“腰上黄”和苏璎的事情。
阿念先是在余杭巷中询问每一位邻居,然而大家都只是摇头,对“腰上黄”丝绦一无所知,关于苏璎,也仅仅知道她是个时常在巷子里徘徊的疯婆子。阿念并未气馁,他又跑到附近的集市,向那些见多识广的商贩打听,可得到的依旧是失望的答复。
“难道真的没有人知道吗?”阿念心中焦急万分,手中紧紧攥着“腰上黄”碎片,仿佛那是他找到真相的唯一希望。
尽管四处碰壁,阿念寻找真相的决心却愈发坚定。他深知,这个谜团不仅关乎苏璎,更与自己的身世和那些奇怪的梦境息息相关。
阿念决定离开余杭巷,带着“腰上黄”碎片踏上寻找真相的旅程。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告别了熟悉的街巷和担忧的家人。站在余杭巷口,阿念回头望去,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决绝。
“我一定会找到答案的。”阿念低声自语,随后毅然转身,迈出了探寻真相的第一步。他不知道这一路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真相是否如他所愿,但他心中那股坚定的探寻欲望,如同燃烧的火焰,驱使着他勇往直前。
阿念沿着官道前行,逢人便询问关于“腰上黄”丝绦和类似苏璎这样一个女子的线索。大多数人对他的问题感到莫名其妙,投来异样的目光,但阿念并不在意。
在一个小镇的客栈中,阿念与一位老者攀谈起来。老者听闻“腰上黄”丝绦,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腰上黄’丝绦,我倒是曾听闻过,那似乎与南宋末年的一段爱情传说有关,只是具体的,我也记不太清了。”老者抚摸着花白的胡须,缓缓说道。
阿念心中一喜,急忙追问:“老人家,您再仔细想想,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老者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隐约记得那传说中,男女主角以此丝绦为信物,情比金坚。只是后来遭遇战乱,两人离散,女子苦等男子归来,守着这丝绦度过一生。但这也只是传说,当不得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