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 年,城市的发展进程如汹涌浪潮,河坊街这片古老的街区也未能幸免,拆迁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沈建国,如今身为包工头,在这股浪潮中忙碌地指挥着工程。他身材魁梧,皮肤因常年的风吹日晒而略显黝黑,眼神中透着精明与干练。
这日,沈建国带领着民工们来到一堵老墙前。这堵墙历经岁月的洗礼,墙面斑驳陆离,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沈建国打量着这堵墙,心中盘算着如何高效地拆除它。
“大伙加把劲,把这墙给拆了!”沈建国大声喊道,声音在嘈杂的拆迁现场显得格外响亮。
民工们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对老墙进行拆除工作。沈建国亲自拿起一把大锤,朝着老墙用力砸去。“轰”的一声,老墙被砸出一个缺口,墙体内的灰尘弥漫开来。
就在众人继续作业时,突然,从墙的夹层中崩出几张黄裱纸。黄裱纸在半空中飞舞了几下,缓缓飘落。沈建国心中一动,停下手中的动作,盯着那几张黄裱纸。
民工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吸引,纷纷围了过来。沈建国捡起一张黄裱纸,仔细一看,上面竟然写着一首诗。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能看出这诗的年代久远。
“这是什么玩意儿?”一个民工好奇地问道。
沈建国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到人群中有人喊道:“是《离魂诗》!”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位年轻的女生挤了进来。她就是苏棠,民俗系的学生,此刻正背着书包,眼睛紧紧盯着沈建国手中的黄裱纸,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激动的光芒。
苏棠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她正在对河坊街的民俗文化进行调研。当她听到拆迁的动静,便赶了过来,没想到竟看到了这一幕。
“这《离魂诗》可不得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啊!”苏棠说道,试图从沈建国手中拿过黄裱纸。
沈建国本能地往后一缩,他对这诗的价值还不太清楚,但直觉告诉他,这东西似乎很重要。“你是谁啊?凭什么说是文物?”沈建国皱着眉头问道。
苏棠急忙解释道:“我是民俗系的学生,研究这个的。这黄裱纸看样式是光绪年间的,上面的《离魂诗》更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说不定对研究当时的文化和历史有着极大的价值。”
周围的民工们听了,一阵骚动。有人开始小声嘀咕:“文物?那肯定值钱啊!”这一嘀咕不要紧,瞬间引发了众人的贪欲。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抢啊,抢到就是自己的!” 瞬间,民工们一拥而上,纷纷抢夺黄裱纸。
沈建国被人群挤到了一边,手中的黄裱纸也被抢走。苏棠见状,心急如焚,大声喊道:“你们别抢,那是国家文物,不能私自占有!”然而,此时的民工们已经被贪欲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苏棠的话。
苏棠奋力挤入人群,试图阻止这场混乱。她抓住一个民工的胳膊,说道:“大哥,这真的不能抢,我们要保护文物啊!”那民工却一把甩开苏棠,继续争抢。
沈建国看着混乱的场面,心中也有些着急。他虽然也想弄清楚这黄裱纸到底有什么价值,但看到这样争抢,总觉得不太对劲。他大声喊道:“都别抢了,再抢出人命了!”然而,他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嘈杂的争抢声中。
在混乱中,黄裱纸被扯得七零八落。苏棠眼睁睁地看着珍贵的文物在眼前碎裂,心中一阵剧痛。她不顾一切地冲过去,试图抢救那些碎纸片。
沈建国也赶紧加入其中,帮忙捡起一些纸片。等众人终于平静下来,黄裱纸已经破碎不堪,完整的《离魂诗》再也无法拼凑出来。
苏棠看着手中破碎的纸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你们知道你们做了什么吗?这些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资料啊!”苏棠愤怒地说道。
民工们此时也意识到自己闯了祸,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沈建国看着苏棠,心中有些愧疚。“姑娘,这事儿怪我没看好,你看现在怎么办?”沈建国问道。
苏棠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只能尽量把这些碎片收集起来,看看能不能还原一部分。”苏棠说道。
沈建国和民工们纷纷点头,开始帮忙收集地上的纸片。苏棠仔细地将纸片整理好,放入书包中。她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这《离魂诗》背后的秘密。
沈建国看着苏棠认真的模样,心中不禁对这个年轻的女生产生了一丝敬佩。“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以后要是还有什么发现,我第一时间通知你。”沈建国说道。
“我叫苏棠,谢谢你。希望以后大家能多一些文物保护意识。”苏棠说道。
沈建国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经过这事儿,我们都知道错了。对了,你说这《离魂诗》有啥特别的?”
苏棠看了沈建国一眼,说道:“《离魂诗》在我们民俗研究领域一直是个神秘的存在。据说它与一些古老的传说和文化现象有关,具体的还需要深入研究。这次发现的光绪年版本,说不定能解开一些谜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