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传统艺术展示区,客人们来到了现代创意展区。这里与传统展区的氛围截然不同,充满了科技感和时尚气息。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多媒体互动装置,地面上投影着动态的江南水乡画面,当客人走过时,画面会随着脚步产生变化。水中的鱼儿会游开,荷叶会轻轻晃动,仿佛真的置身于江南的池塘边。
“这是我们运用现代科技,对江南水乡进行的全新诠释,”顾星晚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江南的灵动与活力。”客人们纷纷在这个互动装置前拍照留念,兴奋地体验着科技与江南文化碰撞带来的奇妙感受。
在现代创意展区,还有许多充满创意的江南文化衍生品。有以江南园林为造型的灯具,将园林的雅致与现代照明技术相结合;有以丝绸为材质,设计时尚的服装和配饰,既保留了丝绸的柔美质感,又融入了当下流行的设计元素;还有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数字艺术作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游览江南的古镇。
一位来自英国的设计师对这些江南文化衍生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仔细端详着一件以苏州园林为灵感设计的首饰,“这些设计太棒了!江南文化的元素被运用得如此巧妙,既有传统的韵味,又符合现代的审美。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灵感。”顾星晚很高兴听到这样的评价,“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意产品,让江南文化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江南文化。”
临近中午,顾星晚邀请客人们来到艺术中心的餐厅用餐。餐厅的装修风格同样体现了江南特色,木质的桌椅、竹编的吊灯,墙上挂着江南美食的画作。餐桌上摆放着精心准备的江南特色菜肴,有鲜嫩的松鼠鳜鱼,鱼肉炸得金黄酥脆,浇上酸甜可口的酱汁,造型宛如松鼠;有清香的荷叶粉蒸肉,肉质软糯,带着荷叶的清香;还有小巧玲珑的苏式糕点,玫瑰糕、定胜糕等,每一种都精致得让人舍不得下口。
“江南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顾星晚向客人们介绍道,“我们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烹饪方式多样,口味清淡鲜甜。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些美食。”客人们纷纷拿起餐具,品尝着这些从未吃过的江南菜肴,赞不绝口。一位来自德国的客人笑着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特别的美食,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艺术品。”
用餐结束后,客人们稍作休息,便来到了艺术中心的小剧场。这里即将上演一场融合了江南传统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的演出。舞台上,背景是一幅动态的江南水墨画,随着音乐缓缓变幻。演出开始,首先是一段昆曲表演。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腔婉转悠扬,将江南戏曲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是一段现代舞蹈与江南丝竹的结合表演。舞者们身着简约的白色服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动作优雅而充满力量。一旁的江南丝竹乐队演奏着《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曲目,传统乐器的声音与现代舞蹈完美融合,给人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
演出结束,客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女士激动地说:“这场演出太棒了!我从来没有想过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可以结合得这么好,让我对江南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喜爱。”
在艺术中心的参观接近尾声时,顾星晚带着客人们来到了户外的庭院。庭院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一座小亭子坐落其中。亭子的四周挂满了油纸伞,五颜六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希望大家今天在‘双面江南’艺术中心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顾星晚真诚地说,“江南文化就像这庭院中的景色,既有宁静致远的一面,又有灵动鲜活的一面。我们期待通过这里的展示和交流,让更多人了解江南,爱上江南。”
客人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江南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被顾星晚对江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所感动。他们在庭院中合影留念,带着对江南的美好回忆,不舍地离开了艺术中心。
望着客人们离去的背影,顾星晚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推广江南文化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每一次这样的交流与展示,都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江南文化的魅力。她将继续努力,让“双面江南”艺术中心成为江南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扇窗,让这独特的东方韵味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送走客人后,顾星晚在艺术中心的长廊上驻足。晚风拂过,廊下悬挂的风铃发出清脆声响,与远处传来的评弹唱腔遥相呼应。她轻抚着廊柱上的苏式彩绘,那些描绘着二十四节气的画面虽历经岁月,仍色彩鲜亮,如同江南文化的生命力,历久弥新。
次日清晨,艺术中心的茶室飘出碧螺春的清香。顾星晚正与几位当地非遗传承人商议新一期展览方案。一位老绣娘小心翼翼展开新作——一幅以苏州工业园区夜景为题材的乱针绣,霓虹灯光与摩天大楼在丝线交织中跃然布上。用传统针法绣现代图景,老绣娘眼中闪烁着光芒,星晚,你说得对,老手艺也能讲新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