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工作室里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每个人专注的脸庞。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直到窗外传来了夜市的喧闹声,大家才意识到已经到了晚上。
“哎呀,都这么晚了!”林晓雅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我感觉自己才画了一会儿,没想到已经这么晚了。”
娜迪莎也抬起头,看了看窗外,笑着说:“时间过得真快啊!不过,我觉得今天过得特别充实,我已经整理好了一部分照片,还初步构思了一下我的设计方案,明天就可以开始画图纸了。”
老周放下手里的设计方案,看着大家说:“大家今天都辛苦了!不过,从大家的工作状态来看,我能感觉到大家对这个项目的热情和期待。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种状态,一定能按时完成设计方案,做出优秀的作品。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大家早点回去休息,明天继续努力。”
大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陆续离开了工作室。顾星晚最后一个离开,她关掉了工作室的灯光,锁好门,走在寂静的街道上。夜晚的风有些凉,但她的心里却暖暖的。她想起了白天在牡丹园里看到的那些美丽的花朵,想起了大家一起讨论时的热烈场景,想起了自己画的那些设计草图。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她们,但她有信心,和伙伴们一起,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到家后,顾星晚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的睡意。她拿起手机,翻看了一下工作室共享文件夹里的照片,那些牡丹的照片在手机屏幕上显得格外美丽。她又打开了自己的设计草图,仔细地看着,在心里默默地完善着那些细节。她想,明天一定要把这些草图再细化一下,和大家一起讨论,争取尽快确定设计方案。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工作室的设计师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牡丹主题服装的设计中。大家每天都会在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互相提出建议和意见,不断地完善设计方案。有时候,为了一个细节的设计,大家会争论不休,但最终都会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娜迪莎的设计方案逐渐清晰起来,她打算设计一系列融合非洲蜡染和中国牡丹元素的连衣裙。她选择了蓝色、红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作为主色调,用蜡染工艺在面料上印上牡丹的图案,再搭配一些银色的金属配饰,比如项链、耳环、手镯等,让整个设计既有非洲的热情奔放,又有中国的典雅大气。
林晓雅则把目光放在了年轻时尚的风格上,她设计了一系列休闲服装,包括衬衫、T恤、牛仔裤、外套等。她用简约的线条和明亮的颜色,把牡丹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服装中。比如,在白色的衬衫上印上淡淡的牡丹图案,在牛仔裤的裤腿上绣上小小的牡丹花纹,在外套的领口和袖口用牡丹形状的纽扣装饰,让整个设计既时尚又不失个性。
老周则负责设计一系列高端的礼服,他选择了真丝、绸缎等高档面料,用精湛的工艺打造出华丽而典雅的礼服。他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魏紫”和“朱砂垒”这两种牡丹,用深紫色和正红色作为主色调,在礼服上绣上精美的牡丹花纹,再搭配一些珍珠、钻石等贵重的配饰,让整个设计显得高贵而奢华,适合在各种正式场合穿着。
无论是娜迪莎设计的融合非洲蜡染与中国牡丹元素的连衣裙,还是林晓雅打造的年轻化休闲系列,亦或是老周的高端礼服与顾星晚的“姚黄”旗袍,都在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热潮。线下门店里,常有顾客指着橱窗里的衣服驻足,年轻女孩拿着印着浅粉牡丹的T恤在试衣镜前比划,准备参加晚宴的女士则反复摩挲着“魏紫”礼服的真丝面料,连带着门店的销售额也比往期翻了近两倍。
顾星晚某天跟着运营同事去门店巡场时,恰好撞见一位白发老太太正拿着那件金黄色旗袍仔细端详。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手指轻轻拂过裙摆的银色绣纹,眼眶微微泛红:“这花纹像极了我年轻时家门口种的那丛姚黄,那时候我结婚,母亲还特意摘了两朵别在我头发上。”顾星晚站在一旁,听着老太太的话,忽然觉得设计的意义远不止好看——那些从牡丹里提炼的色彩与线条,竟成了连接记忆的纽带,把几十年前的温柔时光,重新拉回了眼前。
娜迪莎则收到了更特别的反馈。一位在非洲做公益的中国女孩,特意给她发了照片:当地孩子穿着她设计的简化版蜡染牡丹T恤,在阳光下笑得露出牙齿。女孩在消息里说:“孩子们说这花像草原上的落日,又像妈妈织的花布,特别喜欢。”娜迪莎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工作室的灵感墙上,旁边还加了一行手写的字:“牡丹开在草原上”。那天下午,她抱着相机又去了国色园,镜头里的“赵粉”沾着夕阳的金光,她忽然想,下次可以把非洲草原的赭石色融进牡丹图案里,让两种土地的颜色撞出更温暖的火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