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着纸上的规划,眼中精光一闪:“此法甚妙!既让他们劳有所得,又能让家中安稳,民心自会安定。”他全国强征劳力,修建阿房宫稳固政权,早已怨声载道,如果有更好的法子,当然可以采用。
安之在一旁见时影有事要忙,连忙凑上前道:“那我呢?我也想跟着影哥哥,总不能让我闲着吧?”他还想天天陪着影哥哥一起呢!
嬴政看向他,忽然想起长子扶苏。那孩子仁厚有余,却过于沉溺儒家学说,对法家治国颇有微词,性子也少了些果决。若是让安之带着他去边境历练一番,或许能有所改观。
“你且去上郡,”嬴政道,“扶苏在蒙恬军中,你替寡人照看他。告诉他,治理天下,不止有‘仁’,更要有‘度’。”嬴政亲自教养安之十年,这孩子又何等魄力他是知道的,他能这短短十几年完成统一两百年分裂的中原,可见也不是心性软弱之人,扶苏太过温和,让安之带着,说不定能板一板他那被儒家思想洗脑的作风。
安之眼睛一亮:“扶苏?”
嬴政:“寡人的长子!”
安之嘟囔道:“师父的儿子让我带,这不是倒反天罡吗?”时影给了他一个脑瓜崩说道:“慎言!”安之捂住头靠着时影身上道:“影哥哥都把我打笨了,我不依!”
嬴政冷声道:“安之!为君者,当举止有度,你太过松散了!”
安之坐正道:“师父言之有理,是安之失礼了!”时影摸摸安之的脑袋道:“无妨,安之还是个孩子!”嬴政见时影又拆台已经习以为常,以前他去那个世界教安之时,时影也护短,刚开始,他还生气,时间长了,见没有影响安之的进度,他就无视了!
魏烟说道:“扶苏的儒家学问并非不好,只是过于偏执。安之你多带他去边境走走,让他看看长城下的尸骨,告诉他空谈‘仁政’救不了边关的百姓,那些胡人不会和大秦讲道理,杀戮抢夺在外族人眼里也是为了生存,儒家思想在战乱之中是行不通的,人在饥饿面前面对死亡,会激发出求生的本能,人也是食物,所以等大秦江山稳定,这些边境小国都得靠大秦的铁骑踏过去,他们才知道惧怕,那时收复边境,他们也是大秦的子民,自然也可以享受大秦的庇护,那时候才是谈仁政的时候。”
安之拍着胸脯保证:“未央放心吧!保管扶苏下次回来,不会空谈仁政,我会带他看看百姓疾苦,和饿到想吃同类的那种疯狂,让他再也不说傻话!”
时影看了眼安之:“莫要胡闹,误了陛下的事。”
安之撇嘴:“知道啦,影哥哥最啰嗦!”嘴上虽嫌,却乖乖应下。
四人在殿内议事到深夜,魏烟拿出高产粮种,说道:“民以食为天,天下的百姓,谁给他们吃饱饭,他们就认谁,谁当皇帝不重要,陛下要得民心,这天下百姓的肚子吃饱了,民心自然就有了。”
魏烟把一个储物玉牌交给嬴政:“这里的粮种都是经过几个世界改良的,抗旱的耐热的。应有尽有,把这些给百姓发下去,六国贵族不急着清理,先把百姓安抚好。”
嬴政:“去年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魏烟沉思片刻说道:“墨家,儒家,皆对陛下暴政不满,这自古流言积骨销灰,人言可畏。”
嬴政道:“关东地区连年灾荒,地里寸草不生,流民四起!”
嬴政怎么会不知道,但是国家政权得稳定,边防得修筑,百姓吃不饱,又有天灾,人祸,现在大秦危机四伏。魏烟和时影对视一眼说道:“陨石可能会干扰气候,我去把它收起来,现在的关键就是,抓紧时间把新粮种种下,我还带着一些粮食,把这些分给那些修建阿房宫的工人,安抚民心。”
嬴政接过储物玉牌,指尖触到玉牌温润的质地,他们三人自从来到这里,一直都在帮他解决眼前的困境,这样真诚相待真的让嬴政动容,他一生不相信任何人,唯有长子寄以厚望,还被儒家文化教坏了,灵魂的契约让他无条件相信魏烟,安之也是他教出来的,他可以给他们十足的信任。
“东郡陨石之事,便有劳二位了。”嬴政起身,对着魏烟与时影郑重颔首,“至于粮种,寡人即刻命李斯与蒙毅督办,务必让各县乡尽快播种。”
魏烟点头:“陛下放心,我和小影今夜便动身去东郡,天亮前定能将陨石处理妥当。”说罢,她又从暗夜中取出一个储物袋递给嬴政,“这里面是应急的粮食,可先分发给各地受灾的百姓,和修建的工匠,让他们知道陛下的体恤。”
魏烟游戏里的粮食几秒钟一熟,虽然庄园的田少,架不住熟的快,里面除了水果魏烟经常拿出来吃,粮食几乎没动过。现在正好帮大秦应急,有天灾,就有了人祸,自古都一样,还是稳住民心重要。
时影早已起身,周身灵力微动,结界悄然散去。他看了眼安之:“你留在此处,明日随蒙毅的人去上郡,莫要偷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