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城市的灯火如同打翻的星河,温柔地漫进公寓宽敞开阔的空间。危机已然过去,喧嚣尽数沉淀,屋内只剩下宁静的呼吸声与彼此交融的心跳。这里,曾是他们“合约”开始的地方,也是所有心墙被彻底拆除的地方,如今,更是他们共同规划未来的起点。
陆承烨和林薇并肩坐在柔软的羊毛地毯上,背靠着深灰色沙发,面前的矮脚茶几上放着一个打开的平板电脑,屏幕的冷白光与周围暖黄的氛围灯交织,照亮了他们平静而带笑的脸。他穿着宽松的深灰色家居服,她则套着一件略长的白色针织衫,袖口随意挽到小臂,没有正式的西装革履,没有紧迫的工作议程,只有家居服带来的松弛感和历经风雨后的安然。
“第一条,”陆承烨修长的手指在平板电脑屏幕上轻点,输入一行黑色宋体字,声音低沉而平稳,“保持坦诚,无论喜悦或忧虑。禁止‘为你好’式的沉默与独自承担。”
林薇歪头看着那行字,嘴角不自觉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她想起自己曾因工作室资金链紧张而害怕拖累他,选择深夜躲在书房独自发愁;也想起他曾因嘉格股价动荡而隐瞒风险,差点在决策上酿成失误。她伸出指尖,在这条规则后补充了一句:“附加条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非工作’主题的深度交流,时长不少于一顿完整晚餐,期间禁止查看工作消息。”
陆承烨侧头看她,眼底漾开如同温水般的笑意,抬手揉了揉她的发顶,点了点头:“批准。顺便补充,晚餐地点轮流负责安排,拒绝外卖。”
“第二条,”林薇接过“立法权”,指尖轻触屏幕键盘,目光认真,“尊重彼此的事业与梦想,互为后盾,但不行使干涉权。支持,而非指导。”
这一条,是她作为独立个体的宣言,也是对他彻底放手信任的证明。陆承烨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中涌起万千感慨——他想起她当初毅然离开嘉格,递交创业计划书时的决绝;想起她在擎天资本围猎嘉格时,带着薇光团队通宵制定破局方案的魄力。他郑重地在后面添加:“违约处罚:承包一个月全部家务(包括洗碗和倒垃圾),并在对方取得重大成就时,需以公开形式表达崇拜与赞美,不得敷衍。”
林薇被他后半句的“幼稚”逗笑,轻轻捶了他的肩膀一下,脸颊却泛起淡淡的红晕,心里甜丝丝的。她知道,这份看似玩笑的处罚,藏着他愿意放下身段的珍视。
他们一条一条地起草、讨论、修改,仿佛在用文字构筑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坚不可摧而又柔软无比的世界。每一条规则的诞生,都伴随着一段过往的回忆,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
“第三条:家庭重大决策,包括但不限于‘启薇基金’重大帮扶项目、共同财产处置、居住地变动等,需经双方一致同意,实行一票否决制。”林薇输入这条时,特意加重了“启薇基金”几个字——这是他们共同的事业,容不得半点独断。
陆承烨没有异议,反而补充:“决策前需充分交换意见,禁止带着情绪表决。”
“第四条:保留个人空间与爱好,不强制捆绑。他可以保留周末下午的雪茄品鉴时间,她可以拥有每月两次的闺蜜聚会自由。但欢迎主动分享与邀请。”这一条是陆承烨提出的,他曾因过度干涉她的社交而引发争执,如今终于懂得,好的感情是尊重彼此的差异。
“第五条:面对外部压力与挑战,自动视为同盟,一致对外。无论对手是资本大鳄还是行业竞争,第一反应是沟通而非指责。”这是他们在无数次并肩作战中总结出的真理。
“第六条:每年至少一次完全脱离工作的旅行,地点轮流决定,负责规划的一方拥有‘最终解释权’,但需充分考虑对方喜好。”林薇笑着输入,想起他们唯一一次短途旅行,他因全程安排工作会议而被她“冷战”三天的经历。
“第七条:‘启薇基金’每季度帮扶案例,需共同参与评审,确保帮扶方向符合基金初衷,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没有冰冷的条款,没有惩罚性的扣分,每一条都源自他们共同经历过的伤痛、迷茫、挣扎与成长。它们是对过去矛盾的和解,是对彼此短板的包容,也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这些文字,记录着林薇如何从规则的被动接受者,成长为规则的共同制定者;也记录着陆承烨如何从一个信奉绝对掌控的“孤岛”,学会了爱与分享,懂得了平等与尊重的真谛。
平板电脑屏幕上的光,映照着他们时而认真蹙眉、时而相视莞尔的侧脸。讨论到“旅行规划权”时,他们会为“海边还是雪山”轻声争论;谈及“公开赞美”的具体形式时,又会因彼此的“害羞”而笑作一团。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平淡却深刻的幸福,是历经风雨后,灵魂终于完全契合的安宁。
当最后一条“规则”——“第八条:每年结婚纪念日,重阅此规则,可根据生活变化补充修订,但核心原则永不改变”被敲定,陆承烨放下平板电脑,伸手将林薇轻轻揽入怀中。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感受着她发丝间淡淡的白茶香,胸腔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平静所填满,那是比掌控商业帝国更让他安心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