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殿的议事厅悬浮在半空中,外侧包裹着三层淡蓝色的能量屏障,既能隔绝柯伊伯带的星际尘埃干扰,又能将殿外的人造光过滤成柔和的暖光——这颗位于太阳系柯伊伯带的星球,远离太阳的天然光照,从晨光、正午光到模拟夕阳,全靠遍布大气层的“星核光网”生成,此刻暖光正均匀洒在中央的圆形会议桌上,让桌上的全息星图多了几分温度。
星图正缓缓旋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以深黑色漩涡形态呈现,周围环绕着密密麻麻的恒星光点,噬星族母星的坐标用醒目的红色标记在黑洞引力场核心区域,而他们所在星球的蓝色坐标,清晰落在太阳系柯伊伯带的边缘位置,两者与黑洞的距离差异如同鸿沟,连引力波纹的覆盖强度都截然不同。
几名长老围在星图旁,脸上还带着米粒成功传送一厘米的笑意——半小时前,都鲁把训练舱的监控画面实时传到议事厅时,连最沉稳的大长老都忍不住用指节敲了敲桌面,眼里闪着久违的光。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大长老的眉头就重新皱了起来,他伸出布满皱纹的手指,在星图上红色的噬星族母星坐标旁点了点,又划向柯伊伯带的蓝色坐标,语气凝重:“米粒能从红色标记移到蓝色标记,是突破,但我们不能只盯着这点成果。星衍之前说过,噬星族一直在追踪星核波动,他们的意识传送技术本就成熟,能传运探测器,我们现在连颗星兽肉罐头都传不了。更关键的是,我们在柯伊伯带,虽然远离太阳系内侧,但也意味着没有其他星球能提供支援,万一噬星族顺着信号找来,我们就是孤军奋战。”
二长老顺着大长老的话往下说,指尖划过星图上噬星族母星到柯伊伯带的航线——那里标注着几处噬星族占领的殖民星球,最近的一颗离太阳系仅有十几光年,刚好卡在噬星族母星到柯伊伯带的必经之路上:“是啊,噬星族的战舰数量比我们多,武器也更先进,虽然现在他们还不能传送战舰,但那也只是时间问题。要是他们来得快,我们连在柯伊伯带搭建防御工事的时间都没有,总不能让星球暴露在毫无遮挡的星际空间里。”
站在会议桌另一侧的都鲁闻言,下意识挺直了腰板,他刚从北部荒原的训练舱赶过来,作战服膝盖处还沾着点柯伊伯带特有的冰晶星尘,此时他的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不像和润强在一起的嬉闹模样:“长老放心,我已经让人在柯伊伯带的星球外围加了三层引力预警屏障——利用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群做掩护,只要有陌生星舰进入星域,十分钟内就能收到警报,还能暂时干扰对方的星图定位,让他们找不到准确坐标。而且训练舱的三百人,昨天已经能稳定把米粒传送一厘米了,再练半个月,说不定能试试传送更小的星核零件,比如武器的瞄准芯片,到时候就能给柯伊伯带的防御炮台换更精准的配件。”
“光有预警和基础训练不够。”大长老摇了摇头,目光转向站在都鲁身边的润强——他刚从实验室过来,白大褂袖口沾着淡蓝色的反物质能量痕迹,镜片上还显示着未关闭的实验数据,“润强,反物质武器那边进展怎么样?能不能尽快形成战斗力?我们在柯伊伯带,没有天然屏障,反物质武器就是最硬的‘盾牌’,必须尽快能用。”
润强往前一步,推了推鼻梁上的星核材质眼镜,镜片上的数据流瞬间切换成武器研发报告:“目前反物质能量约束装置能稳定维持十五秒,比上周多了五秒,已经能初步形成武器雏形——上次调试时,成功用反物质能量击穿了十厘米厚的星核合金板,足以应对噬星族的中型战舰装甲。但还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反物质储存容器的强度不够,长时间存放容易出现能量泄漏,前几天就不小心让半台测量仪凭空消失了,现在还没在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碎片里找到;二是武器的瞄准系统需要和星迹坐标精准联动,尤其是在柯伊伯带,小行星群会干扰信号,差一光年的坐标误差,就可能打空。不过我和实验室的外星研究员已经有了解决思路,再给我们一个月,应该能做出初代反物质炮样机,至少能覆盖柯伊伯带的星球外围防御圈。”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星衍上前一步,他指尖在全息星图上轻轻一点,星图瞬间放大,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引力波纹以动态红光形式呈现——噬星族母星的红色坐标被红光紧紧包裹,而他们位于柯伊伯带的蓝色坐标,只在红光边缘沾了一点,连引力波纹的强度都弱了几十倍。他特意放慢语速,确保每个长老都能听清关键:“长老们不用太担心‘敌人来得快’——我们最大的优势,一是柯伊伯带的隐蔽性,二是噬星族母星的位置。他们离银河系中心黑洞太近,引力场比我们柯伊伯带的星球强上百倍,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越强,时间流逝越慢,所以噬星族母星的时间过得比我们慢很多,不是我们快,是他们的时间流速被黑洞引力拖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