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政握住她的手,明白她的心思:“你想帮他们,是好事。等木器行的生意稳定些,有了余钱,我们可以想想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叶子芙正好跑过来,听到父母的话,仰起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娘亲,你想帮那些没饭吃的小朋友吗?我们可以教他们做事呀!”
谢蒂儿弯腰将女儿搂进怀里,亲了亲她的小脸:“芙宝说得对,娘亲正在想呢。”
一股微不可察的波动再次从叶子芙体内传出,空间里,小乌龟懒洋洋地翻了个身,似乎对宿主一家这“爱操心”的性子颇为满意。
叶家上下床的生意在谢家的运作下,如火如荼,银钱如流水般汇入公中,不仅还清了旧债,还颇有盈余。叶秦氏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几位嫂子更是干劲十足,家里日日飘着肉香,连带着叶家村其他村民,也因为叶家木工坊忙不过来,偶尔能接些零活,得了些实惠。叶政一家的地位,在族中无形中拔高了许多。
这一日,谢蒂儿从镇上查看木器行账目回来,眉宇间却带着一丝轻愁。叶政正倚在炕头,指导趴在小桌上学写大字的叶子芙(实则叶子芙在假装笨拙地握笔),见她神色,便温声问道:“怎么了?账目不对?还是铺子里有事?”
谢蒂儿摇摇头,接过叶子芙递过来的、写得歪歪扭扭却满是关切(装的)的“娘”字,心中微暖,叹了口气道:“账目都好,生意也好。只是……今日回来得早,在镇口瞧见几个小乞儿,为半个馊馒头打得头破血流,那瘦骨嶙峋的模样……我心里堵得慌。” 她顿了顿,看向叶政,“政哥,如今家里宽裕了,木器行也有进项,我想着……能不能帮帮那些孩子?总不忍心看着他们饿死冻死在街头。”
叶政放下手中的书卷(原主的藏书),目光赞许。他的妻子,无论前世今生,内心总是柔软的。“我也正有此意。直接施粥舍饭,虽能救急,却非长久之计,易养惰性。需得想个能让他们自食其力的法子。”
这时,一直在旁边“鬼画符”的叶子芙抬起头,眨巴着大眼睛,用稚嫩的嗓音“突发奇想”:“爹爹,娘亲,我们可以请那些小朋友来干活呀!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地方住!”
谢蒂儿失笑,摸了摸女儿的头:“芙宝心善。只是他们还那么小,能干什么活呢?”
叶子芙放下笔,努力做出思考的样子,然后“眼睛一亮”:“娘亲,我上次听外祖母说,鸡蛋鸭蛋放久了会坏掉,好可惜呀!我们可以收很多很多蛋,用一种……嗯……秘密的办法把它们变得很好吃,还能放很久很久!然后让小朋友们帮忙看火、搬东西、包东西,不就可以了吗?” 她说的,自然是皮蛋和咸鸭蛋的制作。这东西技术门槛不高,劳动强度不大,正适合半大孩子,而且市场广阔,不易引人觊觎。
叶政和谢蒂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这法子简直是为那些乞儿量身定做的!既给了他们活计,又不会太繁重,还能创造价值,形成良性循环。
“芙宝,你这小脑袋瓜里怎么这么多奇思妙想!”谢蒂儿惊喜地搂住女儿,“这法子好!政哥,你觉得呢?”
叶政抚掌笑道:“妙极!此法甚好!既不显眼,又能真正帮到人。蒂儿,你明日就去盘算一下,看看镇上哪处有合适的旧院子,租金便宜些的,先租下来当作坊。蛋源也好解决,乡下最不缺的就是鸡蛋鸭蛋,咱们可以按市价收购,也算是惠及乡邻。”
计划定下,谢蒂儿雷厉风行。她动用嫁妆银子,很快在镇子边缘租下了一个带院子的旧宅,地方宽敞,租金低廉。又让姜管家派人去附近村庄收购鲜蛋,同时让大谢嬷嬷和小谢嬷嬷去打听镇上乞儿的情况。
消息一放出去,镇上的乞儿和贫苦人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个月三百文工钱,还包吃住?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起初有人怀疑是骗局,但看到是镇上口碑极好的谢家大小姐(谢蒂儿)牵头,又有实实在在的宅子和已经开始运送的米粮蛋类,疑虑渐渐打消。
招募的事由沉稳可靠的大谢嬷嬷负责。叶子芙心里痒痒,很想亲自去看看,但她深知一个四岁娃娃出现在那种场合太引人注目。她眼珠一转,扯了扯谢蒂儿的衣袖:“娘亲,我想去看看作坊,你带我去嘛!让小乌龟……呃,让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叔叔保护我好不好?” 她差点在有外人的场合说漏嘴。
谢蒂儿明白女儿的心思,也好奇那“小乌龟”如何化形。回到房中,叶子芙集中精神沟通空间。只见绿光一闪,一个身高八尺、肌肉虬结、面容憨厚却目光锐利的彪形大汉出现在房中,对着叶子芙和谢蒂儿躬身一礼,声如洪钟:“小龟听候大小姐、夫人差遣。”
谢蒂儿虽已有心理准备,还是吓了一跳。叶子芙连忙解释:“娘亲别怕,它就是小乌龟变的,可听话了!” 小乌龟化形的大汉也配合地露出一个(自以为)和善的笑容,显得有点滑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