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厅依旧热闹,蒋太傅正含笑看着被几位兄嫂围住的叶子芙。小丫头经过刚才的兴奋,此刻正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见父母出来,她立刻像只小鸟般飞扑过来。
谢蒂儿笑着拉住女儿,对叶政道:“政哥,还有一事要告诉你。芙儿前些时日,机缘巧合下拜了五位师傅。”她指向或坐或立、气质迥异的五人,“这位是神医孙隼孙先生,这位是精通药理的孙卒先生,这位是阵法大家黎三婆,这位是巨擎先生,这位是机关大师墨心女士。几位先生如今都住在我们府上,悉心教导芙儿。”
叶政闻言,心中又是一惊。他虽看出这五人非同一般,却没想到竟有如此来头,更成了女儿的师傅!他连忙上前,郑重其事地对着五人深深一揖:“叶政多谢五位先生对小女的青眼与教导!先生们大恩,叶政没齿难忘!”
孙隼捻须微笑:“叶状元客气,令爱天资聪颖,与我等有缘。”其余几人也纷纷颔首回礼。
叶宅西厢房内,谢大壮风尘仆仆地走进院子,还未站稳,两个小小的身影就扑了上来。
六岁的虎子像只小豹子般窜进他怀里,三岁的石头也踉踉跄跄地抱住他的腿。谢大壮蹲下身,将两个儿子紧紧搂住,眼眶微热。
梁氏端着热水从屋里出来,见到丈夫,眼角泛起泪花:可算回来了。这一路可还顺利?
谢大壮还没回答,谢小树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在叶宅的生活:爹,我在族学可厉害了!昨天先生还夸我字写得好!他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夫人还让人给我做了新衣裳,您瞧!
谢小才也咿咿呀呀地比划:芙姐姐...给我糖吃...
梁氏温柔地给丈夫倒水,轻声细语:这些日子多亏老爷夫人照应。小树在族学读书,小才也跟着小少爷玩,我帮着夫人打理些绣活,日子过得踏实。
谢大壮握住妻子的手,声音哽咽:苦了你们了。以前在旧巷,让你们跟着受苦......
说的什么话。梁氏嗔怪地看他一眼,现在不是都好起来了?吃得好住得好,孩子们能读书呢,咱们能有今日,全托了老爷夫人的福,大壮哥,咱们一定要好好干,报答老爷和夫人,以后小树和小才长大了,也一定要孝顺老爷和夫人,照顾好小小姐和小少爷。
“嗯!夫人你说的是!你放心!”
随后,叶家一行人浩浩荡荡启程返回叶家村。还未到村口,就听见震天的锣鼓声和欢呼声。远远望去,村道上彩旗飘扬,挤满了前来迎接的村民。村口那座饱经风霜的石牌坊上,已经挂上了状元及第的金字匾额,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状元郎回来啦!
叶家老三光宗耀祖啊!
叶政骑马行在最前,看着这盛大的场面,不禁风光自豪,没白费日夜苦读的努力。道路两旁,孩童们手持野花蹦跳着,老人们拄着拐杖翘首以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真挚的笑容。
村口,叶秦氏被儿媳们搀扶着,早已泪流满面。叶政急忙下马,快步走到母亲面前,撩起衣摆就要跪下:娘,儿子回来了!
快起来!快起来!叶秦氏用力扶住他,颤抖的手抚上儿子的脸庞,娘的好儿子,娘就知道你一定会有出息的......你断腿那会儿,娘这心里......老太太哽咽得说不下去,只是紧紧攥着儿子的手。
这时,叶家四兄弟也围了上来。大哥叶山用力拍着叶政的肩膀,声音哽咽:三弟,好样的!当年你断腿后,村里那些说闲话的,现在一个个都闭嘴了!
二哥叶河红着眼圈:咱们叶家,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只是没想到你太出息,一考就是状元。
叶政看着兄长们粗糙的手掌,想起这些年他们为了供自己读书,默默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喉头一阵发紧。他转向站在兄长身后的四位嫂子,郑重地躬身行礼:
大嫂、二嫂、四弟妹、五弟妹,这些年来,多亏有你们操持家务,照顾娘亲,我才能安心读书。特别是断腿那两年,若不是你们帮着蒂儿照顾芙儿和泳儿,这个家早就撑不下去了。
大嫂袁小花连忙摆手,眼角泛着泪光:三弟说的什么话,咱们是一家人啊。你读书辛苦,我们能帮上忙,心里也欢喜。
二嫂林大妹抹着眼泪说:可不是,当年你熬夜读书,我们给你留着灶台上的热粥,看你一口口吃完才放心。
四弟妹何云娘和五弟妹刘小翠也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流水席从村头摆到村尾,整整摆了三天。全村上下都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叶家老宅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方桌,村民们自发拿出家中的腊肉、鸡蛋,妇女们帮着洗菜做饭,男人们搬桌摆凳,处处都是欢声笑语。
席间,叶政挨桌敬酒,对每一位前来道贺的乡邻都真诚致谢。当他走到几位曾经在他断腿时暗中接济过他家的老人面前时,特意深深作揖:李叔,王伯,当年多亏你们偷偷往我家门口放米放油,这份恩情,叶政一直记在心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