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学院的高等分析实验室里,钱守正教授看到林辰团队(除了需要静养的慕容白)到来,激动得差点把手里正在调试的“超微观灵子探针”给扔了。他几乎是扑过来的,眼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饿狼看到肥肉般的光芒。
“来了!可算把你们等来了!样本呢?‘清洁工’留下的秩序场残留样本呢?”他搓着手,迫不及待地问。
林辰将一份小心封存好的、取自矿坑外围“秩序区”的能量样本递了过去。那是一片如同凝固水晶般的区域,内部灵力流动呈现出一种令人不适的、绝对平行的直线状态。
钱守正如获至宝,立刻指挥手下研究员将样本放入一个布满环形感应线圈和复杂符文的透明分析舱中。
“启动‘高维规则拓扑扫描仪’!开启‘因果链追溯阵列’!灵力频谱分析调到最高精度!”钱教授一连串命令下去,整个实验室的仪器都发出了低沉的嗡鸣,光幕上开始刷新瀑布般的数据流。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钱守正盯着数据,激动得声音发颤,“看这能量结构!完全违背了熵增定律!它不是在消散,而是在不断地自我优化、自我巩固,趋向于一个绝对的‘稳定态’!这简直是对现有物理学的颠覆!”
他指着光幕上一条平滑到令人发指的曲线:“还有这个!灵力的波动频率被强行锁定在一个恒定值,没有任何谐波和杂讯,就像……就像用最精密的机床车出来的零件,完美,但毫无生气!”
李奕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钱教授,从信息论角度看,这种极致的秩序,是否意味着信息熵为零?那这片区域岂不是变成了……‘宇宙白板’?”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钱守正用力一拍大腿,“它把所有的‘信息’,所有的‘可能性’,都强行抹除了!只留下最基础、最死板的物理规则在运行!这根本不是自然现象,这是……这是人为的‘规则编辑’!”
就在钱教授沉浸在科学发现的狂热中时,石磊在一旁等得有些不耐烦,又不敢乱动那些看起来就很贵的仪器,只好东张西望。他看到旁边一个实验台上放着几个圆滚滚的、像是金属健身球一样的东西,上面还贴着“高密度灵力压缩测试体”的标签。
石磊闲着无聊,随手拿起一个,在手里掂了掂,感觉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于是习惯性地运起《震字诀》,想试试这“测试体”的硬度。
他也没用多大力气,就是随手一捏——
“噗嗤!”
那金属球就像个被戳破的气球一样,瞬间瘪了下去,内部压缩的灵力“呲”地一声泄漏出来,吹得石磊的板寸头都晃了晃。
旁边一个正在记录数据的研究员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石磊拿着那个瘪掉的金属球,一脸无辜地看向钱守正:“教授,你这球……质量不太行啊,俺还没用力呢。”
钱守正扭头一看,差点背过气去:“那是用于模拟高能星核内部压力的精密参照物!造价三千学分!你……你……”
林辰赶紧上前打圆场,表示可以从他们的项目经费里扣。钱守正心疼得直抽抽,但也拿石磊这块滚刀肉没办法,只能憋着气继续研究。
这个小插曲过后,数据分析进入了更深层次。钱守正尝试用各种已知模型去拟合“秩序场”的规则结构,却屡屡失败。
“不行,我们的数学工具不够用了。”钱教授颓然地放下手中的灵板,“这种规则结构……太高级了,像是用我们无法理解的语言写成的代码。”
这时,林辰心中一动,悄然运转“镜心”,将一丝微弱的映照之力投向分析舱中的样本。
在“镜心”的独特视角下,那片秩序场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而是呈现出一种由无数极其细微、不断自我复制的冰冷符文构成的“织锦”。这些符文的运作逻辑,与他识海中“镜心”的结构,甚至与黑色方块表面的那些符号,隐隐有着某种同源性,但更加复杂、更加绝对。
“钱教授,”林辰忽然开口,“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个‘异常’的模型,去分析另一个‘异常’。”
他示意李奕,将之前记录的、关于“静默石碑”碎片表面那些一闪而逝的秩序符号的模糊数据调取出来。
当这两组来自不同源头、但本质都指向“秩序侧”的数据被并置在一起,放入实验室那台最强的“跨界信息关联性分析矩阵”中进行比对时,光幕上跳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结果——
【关联度:71.3%】
【判定:高度同源,疑似出自同一‘规则编码体系’,但样本A(清洁工残留)结构更完整、层级更高。】
【检测到微弱信息残留:样本A中存在未完全格式化干净的‘底层指令片段’,正在尝试解析……】
【解析成功(部分):指令片段指向——‘标记-清理-归档’。关联关键词:‘高混沌反应区’、‘潜在威胁评估’、‘定期巡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