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等园的“静心星兰”在“反静心”喇叭花的制衡下,终于与学派和谐共处,散发出恰到好处的宁静氛围。众人的目光,终于投向了最后,也是最被寄予厚望的甲等园——“道韵星藤”的预定居所。
与“引星草”的种子和“静心星兰”的幼苗不同,“道韵星藤”的“种子”,更像是一截干枯扭曲、毫不起眼的灰色小藤蔓,约莫手指长短,表面布满细密的、仿佛天然形成的玄奥纹路,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感受不到丝毫灵气波动。
“这就是‘道韵星藤’的种子?”石磊用两根手指捏着那截小藤蔓,一脸怀疑,“这玩意儿……看着跟俺从柴火堆里捡来的没啥两样啊?真能种出宝贝?”
慕容白小心翼翼地接过“种子”,放在一个铺着柔软星辉绒布的玉盘里,眼神凝重:“人不可貌相,此物亦然。《指南》有云,‘道韵星藤,其种内敛,非以常法可育。需以道韵浇灌,引其灵根,方能破壳抽芽,显化玄奇。’”
“道韵浇灌?”李奕皱起了眉头,“这比‘规则施肥’还抽象!道韵是什么?怎么浇灌?《指南》里就没个具体操作手册吗?”
【万象星图】提供的《星辰灵植培育指南》关于“道韵星藤”的部分,确实语焉不详,充满了各种“感悟”、“契合”、“引动”之类的玄乎词汇,看得一众习惯了数据和逻辑的技术宅们头大如斗。
葛朗台凑过来,看着那截干枯藤蔓,小眼睛转了转,提议道:“要不……俺们给它念段道经?或者放点舒缓的音乐?营造一下氛围?”
这个提议遭到了众人的白眼。
第一次尝试,由对规则感知最敏锐的林辰来进行。他盘坐在甲等园中央,将那截藤蔓种子置于掌心,运转“镜心”,尝试将自身对“万象”之道的理解与感悟,化作一种温和的规则波动,缓缓注入种子之中。
一刻钟过去了,种子毫无反应。
一个时辰过去了,种子依旧死气沉沉。
林辰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传递过去的那些道韵感悟,如同泥牛入海,连个涟漪都没溅起来。那截干枯藤蔓,就像个油盐不进的滚刀肉,任凭你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
“不行,”林辰收回神识,摇了摇头,“它似乎……‘看不上’我的道韵。”
众人面面相觑。连林辰的“镜心”和“万象”道韵都无法引动,这“道韵星藤”的口味也太刁了吧?
慕容白不死心,他尝试着将自己对符文阵法的精妙理解,化作一种结构严谨、充满几何美感的规则信息流,注入种子。
结果——藤蔓轻微震动了一下,然后……没动静了。仿佛只是被打扰了清梦,翻个身又睡了。
李奕则试图用他那套科学修真、逻辑至上的理念去“沟通”,结果那截藤蔓连震动都懒得震动一下,直接无视。
石磊更直接,他鼓荡气血,试图用他那充满力量与“规则韧性”的蛮横道韵去“冲击”一下,结果差点被藤蔓表面自然生出的一股柔韧的反弹力道震得手掌发麻。
葛朗台甚至偷偷对着藤蔓念叨了半天“灵石多多,宝贝多多”的“发财道韵”,自然是毫无卵用。
一连几天,众人轮番上阵,用尽了各种办法,那截“道韵星藤”的种子就是稳如老狗,没有丝毫发芽的迹象。它就像一个挑剔至极的美食家,对众人献上的各种“道韵大餐”嗤之以鼻。
甲等园陷入了僵局。空有最好的环境,最完善的设施,却拿一颗“种子”毫无办法。
“这破藤蔓,比那‘星空河豚’还难搞!”石磊气得想把它当柴火棍撅了。
“唉,莫非我等与这‘道韵星藤’无缘?”慕容白长吁短叹。
李奕抓着头皮:“道韵……道韵……到底什么才是它想要的‘道韵’?”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那个总是默默观察记录的【规则适配器】(U盘),再次悄无声息地飞到了那截藤蔓种子的上方。
它没有像之前那样立刻进行分析或干预,而是静静地悬浮着,表面的光纹以一种极其缓慢、仿佛在“感受”什么的节奏闪烁着。
过了好一会儿,它才投射出扫描光束,但这次并非针对种子结构,而是环绕着种子周围那极其微弱、几乎不可察觉的规则环境进行扫描。
【检测到目标物处于深度‘道韵沉寂’状态。】
【分析周围规则环境……检测到多种微弱、杂乱、且互不兼容的道韵残留波动(来自林辰、慕容白、李奕、石磊、葛朗台)。】
【结论:当前环境道韵过于‘嘈杂’与‘矛盾’,无法与种子内核产生有效共鸣。】
【建议:净化培育环境道韵,或提供一种高度纯净、稳定、且具备‘包容’或‘引导’特性的核心道韵进行刺激。】
U盘的分析结果,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
不是他们的道韵不够好,而是太杂了!这“道韵星藤”的种子,是个有“洁癖”的!它需要的是一个纯粹、稳定、能引导它的道韵环境,而不是一锅由各种理念粗暴混合而成的“大杂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