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基金会年度工作会议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新的挑战已悄然浮现。
这天下午,肖亚文带着一份紧急报告来到丁元英的别墅。她的脸色有些凝重,将报告递过去时,指尖微微有些发凉。
“丁总……,出事了……。”
丁元英接过报告,目光迅速扫过标题——《关于“正心”基金会涉嫌“文化垄断”的媒体质疑函》。他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平静地翻开报告,仔细阅读起来。
报告中,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媒体以“深度调查”的名义,质疑“正心”基金会利用私募基金和正天集团的资源,垄断了国内优质的传统手艺项目和匠人资源。文章措辞犀利,暗示基金会名为“公益”,实则在为背后的资本铺路,未来可能通过文化IP开发、品牌授权等方式谋取暴利。
“这篇文章是今早发布的,现在网上已经吵得沸沸扬扬了……。”肖亚文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几家合作的文化机构已经打来电话询问情况,甚至有两位老艺人也因为看到报道,对我们产生了不信任,提出要暂停合作……。”
欧阳雪也在一旁,她紧紧攥着拳头:“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肯定是上次被我们告倒的那些侵权商家,怀恨在心,故意找人写文章抹黑我们……!”
丁元英合上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茶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寒风掠过枯枝的呜咽声。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只有矛,没有盾……。”
肖亚文和欧阳雪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他。
“这句话……,是我当年在柏林做私募基金时,一位前辈对我说的……。”丁元英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回忆往事,“他说,做资本的,就像手握一把锋利的矛,永远只想着进攻,想着如何获取更多的利益。但他们忘了,没有盾的保护,矛再锋利,也总有被折断的一天……。”
他收回目光,看着两人:“我们现在,就是那支只有矛、没有盾的队伍……。”
“您的意思是……”肖亚文似乎有些明白了。
“我们只想着如何‘进攻’——如何发掘更多的手艺,如何建立更多的传承基地,如何扩大国际影响力。”丁元英解释道,“但我们却忽略了‘防守’——如何应对外界的质疑,如何建立有效的危机公关机制,如何让我们的公益初心被更多人理解和信任。”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做的是好事,就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这是一种天真,也是一种傲慢。我们手握‘文化传承’这把看似正义的矛,却忘了人心复杂,忘了资本市场的险恶,忘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相往往是最容易被掩盖的东西……。”
欧阳雪急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抹黑我们吧?我们必须马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
“急不得……。”丁元英摆了摆手,“现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我们越是急于辩解,越会显得心虚。”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光秃秃的桂花树:“最好的防守,不是建立一道坚固的盾,而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立于不败之地?”肖亚文问道。
“透明……。”丁元英只说了两个字,却掷地有声。
“我们要把基金会的所有运作,都放在阳光下……。”他转过身,语气坚定,“财务报表、项目进展、资金流向,甚至包括我们和每一位老艺人的合作协议,都要毫无保留地向社会公开。我们要主动邀请媒体和公众代表,来我们的传承基地参观、监督。”
“他们不是质疑我们‘垄断’吗?”丁元英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那我们就开放我们的项目数据库,让更多有能力、有情怀的机构和个人,都能参与到传统手艺的传承中来。我们要证明,我们不是在‘垄断’,而是在‘搭建平台’;不是在‘谋取暴利’,而是在‘无私奉献’……。”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肖亚文有些犹豫,“把所有信息都公开,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风险肯定有……。”丁元英点了点头,“但相比于失去公众的信任,这点风险不值一提。信任是基金会的生命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他看着肖亚文和欧阳雪,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做的是文化传承的大事,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不能只想着眼前的得失,要看得更长远。这一次的危机,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提醒我们,要正视自身的不足,要补上‘防守’这一课。”
“当年格律诗能赢乐圣,靠的不仅仅是‘杀富济贫’的奇招,更是我们对规则的尊重和对诚信的坚守。”丁元英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现在‘正心’要走得更远,更需要这份坚守。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手握的不是一把只为进攻的矛,而是一把守护文化、传递信任的剑。这把剑,既有锋芒,也有温度……。”
肖亚文和欧阳雪静静地听着,心中的焦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决心和方向。
“我明白了……。”肖亚文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我们马上着手准备,把所有该公开的信息都整理好,用最坦诚的态度,回应所有的质疑……。”
“好……。”丁元英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记住,最大的盾,是人心。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就没有什么能打垮我们……。”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三人身上,温暖而坚定。
丁元英知道,这场关于“信任”的危机,是“正心”基金会成长路上必须跨过的一道坎。他当年为小丹写的“神话”,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跌宕起伏的情节,更在于其背后对人性和规则的深刻洞察。
如今,他要续写的这篇“神话”续篇,同样需要直面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挑战。他不再是那个只谈“文化属性”的遥远智者,而是要在红尘的风雨中,为这份坚守撑起一片天。
他手中的“矛”,依旧锋利,但他心中的“盾”,已悄然筑起——那就是对文化的敬畏,对人心的坦诚,以及对“道法自然”的坚定信仰……
喜欢红尘观棋者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红尘观棋者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