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深吸了一口气,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主公,确有一事。”
“哦?何事?文若不妨讲来。”
“主公可还记得,征战之中,我曾上书,言及许都城外流民汇聚,已达万人之数,恐生祸乱一事?”
“自然记得。”曹操的眉头皱了起来。
此事他印象深刻,当时军情紧急,他只下令让荀彧便宜行事,务必保证许都安稳,之后便再未过问。
如今战事已了,这上万流民,怕是成了个大麻烦。
不知道是驱赶了还是接纳了。
“那些流民,如今何在?可曾生乱?”曹操沉声问道。
“回主公,”荀彧的表情愈发古怪,“流民非但未曾生乱,反而……”
他顿了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
“反而,已于城外东北二十里处,建起一座新营,名为‘新安’。”
“建营?”曹操一愣,“我拨给你的钱粮,难道还有富余,竟能支撑上万流民建营?”
“主公,府库钱粮,非但未曾亏空,反而略有盈余。”
“什么?!”
这一次,不仅是曹操,连一旁只听话不吭声的程昱和郭嘉都惊得差点站了起来。
上万流民,不耗钱粮,反有盈余?
这说的是什么话?
荀彧仿佛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反应,不疾不徐地从袖中又取出另一卷竹简,双手呈上。
“主公,此乃‘新安营’一月以来,各项产出与消耗之总账。营中现有流民,已逾一万五千之数!”
一万五!
这个数字,把曹老板砸的一懵。
往常来看,数千流民就已超出预料,这次怎么来了这么多!
荀彧的声音不带波澜,继续道:
“其中青壮九千,妇孺四千,老弱一千。”
“营中设纺织、砖瓦、木工、农具等工坊七座,由城中世家‘认捐’钱粮,与官府‘合营’。流民于其中劳作,以‘积分’换取食宿。”
“所得产出,三成入库,七成归世家。”
“如今,各工坊产出之布匹、砖瓦,已在市面发卖。世家按价先上缴三成,折算钱粮,除去营中一应开销,尚有七千石粮,钱七十万的结余。”
“另,营中青壮,开垦荒地一千余亩,修缮东城墙三十丈。”
荀彧的声音,平稳而清晰。
可他每说一个字,曹操眼睛就瞪大一分。
听到最后,曹操连同身边的几人已经彻底呆立当场,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还是流民营吗?
“合营”、“积分”、“认捐”……
一个个闻所未闻的词汇,从荀彧口中吐出。
曹老板满脑子的疑惑,不知不觉的汇聚成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文若,”曹操看着竹简,微一抬头,语气带着疑惑,“此事乃何人谋划?”
荀彧沉默了一刹那,往前走了两步,轻声道。
“主公,彧不敢居功。此策,非我所出。”
“乃是林澹之所言!”
喜欢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