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诩以为,除了‘捕’,还需‘疏’。”
“疏》?”曹操眉毛一挑,这个字可太熟悉了。
“然也。”贾诩不疾不徐解释,“百姓为何传谣?因告示给了他们揣测的余地。他们不知前因,不明后果。”
“我等若想澄清,便是百口莫辩。欲掩其过,反彰其失。所以,我等根本不必去澄清。”
“那又当如何?布告一出,轻易更改,恐失民心。”曹老板皱眉。
告示这个玩意儿,贴了就得认,除了有太大的错漏重新布告之外,大部分都得持续挂着。
要么找到更好的由头撤了,要么就得命人修改。
但一改,给百姓一看,你这官方贴的东西,来回替换,那就是朝令夕改,损失的是公信。
反倒麻烦。
贾诩难得的挂了个笑:“布告无需更改。只需让‘消息灵通’之人,在茶馆酒肆,将一则‘内情’不经意间透露出去。”
荀彧有些不解:“如此岂非火上浇油?”
“令君此言差矣。”贾诩摇了摇头,“此内情,非为澄清,而为‘引导’。”
贾诩再次看向曹操,缓缓说道:“我等可言,此女乃是主公昔日一位故友之女。其父早年战死,主公感念其忠勇,便将其家眷接入许都,好生照看,并视其女如己出。”
“如今此女已过及笄,主公爱护有加,已为其寻得一门绝佳亲事。”
“不料,此女因思念亡父,又兼婚前羞怯,竟独自出走。主公忧心如焚,并非忧其逃婚,而是忧其一介弱女子,在外恐遭不测。故而兴师动众,只为寻回爱女,保其平安。”
“至于那十万钱,非为悬赏,而是为‘酬谢’。若能将其平安送回,更是当重谢之。”
其他几人都不由点头。
这倒是个办法。
将门虎女,性情刚烈,思念亡父,做出这等举动,完全说得过去!
曹操身为长辈,为其安危担忧,大张旗鼓地寻人,也显得理所当然,甚至还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就算谣言不止,但风评必然会扭转。
郭嘉赞道:“文和此计,真乃妙笔!如此一来,之前那些不堪的谣言,便不攻自破!百姓们非但不会再非议主公,反而会感念主公的仁德慈爱!”
“好!就依文和之计!”暂时也没有更好的方法,曹操当即拍板,“奉孝,此事便由你来办!”
事情定下,曹操挥挥手,众人散去。
喜欢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