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兰菁的部署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凉州城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
乔家子弟各司其职,迅速行动起来。
旺财带着两个手脚麻利的小厮,由熟悉路径的原收购向导引路,赶着几辆满载货物的大车,向北进入了游牧部落聚居的草原深处。
风沙更大,天高地阔,与凉州城又是另一番光景。
他们首先抵达的是与乔山毅有过合作的札兰部。
族长是个身材魁梧、面庞黝黑的汉子,名叫巴特尔,起初见来的不是乔山毅,而是个面生的年轻管事,神色间颇有些疑虑。
旺财不慌不忙,先奉上乔兰菁精心准备的厚礼。
几匹光泽如水的江南绸缎,一套精美的景德镇瓷茶具,还有一整箱上等的砖茶。
这些在草原上都是硬通货,尤其是茶叶,更是生活必需品。
巴特尔族长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旺财趁机表明来意,拿出盖有“玖行总枢”印的文书,言辞恳切:“巴特尔族长,我们乔四小姐全权接手‘玖行’西北事务,对合作伙伴更是看重。今后羊毛收购,在原价基础上,质量上乘者,一律上浮半成收购。只求族长能与咱们签订长期供契,保证每年稳定供应至少五千斤上等原毛。”
半成的加价和长期稳定的收购契约,对靠天吃饭、收入不定的部落而言,诱惑巨大。
巴特尔与族中几位老者商议后,爽快地用特有的方式按下了手印,签订了契书。
旺财趁机又打听了其他几个部落的情况和口碑,心中渐渐有了底。
乔海阔则带着赵大,几乎跑遍了凉州城周边所有可能修建大型仓库的地点。
他谨记乔兰菁“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易于防守”的要求,逐一排查。
有的地方离官道太远,运输不便;有的地势低洼,雨季恐遭水淹;有的则靠近兵营或敏感地带,容易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连数日,毫无所获。
正当他有些气馁时,赵大提起城东十五里处有一片废弃的土堡,据说是前朝一处屯兵点,后来荒废了。
乔海阔立刻前去查看。
只见那土堡虽墙体斑驳,但骨架犹在,占地极广,紧邻通往西域的主官道,且地势略高,视野开阔。
堡内还有一口未曾完全淤塞的老井。
乔海阔绕着土堡走了几圈,越看越觉得合适。
稍加修葺加固,便是现成的围墙和部分房舍基础,能省下大笔开支和时间!
他立刻丈量土地,绘制草图,回来兴奋地向乔兰菁和乔山静汇报。
乔山静快速核算后,发现即便算上修葺费用,也比完全新建节省近三成,且位置极佳。
乔兰菁当即拍板:“就是这里了!海阔哥,你立即去府衙办理此地契更名手续,同时着手联系可靠的工匠,尽快拿出修葺方案!”
乔兰芷的拜访,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社交战。
她带着精心准备的苏绣尺头和龙井茶,首先拜访了凉州最大的皮毛商,“隆昌号”的东家马老爷。
马老爷是凉州本地商界的头面人物,世代经营皮毛,关系盘根错节。
他对乔兰芷的到来,表面客气,眼神却带着审视与不易察觉的排斥。
“乔二小姐年轻有为,初来凉州便如此大手笔,令人佩服啊。”马老爷捋着胡须,语气听不出喜怒,“只是这西北生意,水深得很,不比江南。尤其是这皮毛行当,讲究的是个资历和人脉。”
乔兰芷笑容温婉,不卑不亢:“马老爷说的是。我们‘玖行’初来乍到,不敢坏了行规,更无意与诸位前辈争利。此番前来,一是拜会,二也是想看看,有无合作的可能。比如,我们专注羊毛深加工,制成衣袜毯垫,或许能与马老爷的皮货形成互补,共同将市场做大?”
她避其锋芒,提出差异化合作的构想,让马老爷有些意外,审视的目光少了几分,多了些思量。
他没有立刻答应,但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乔二小姐言之有理,合作之事,容老夫想想。”
随后拜访的几家商号,反应各异。
有对江南货物感兴趣的,有对“玖行”财力好奇的,也有如马老爷般持观望甚至戒备态度的。
乔兰芷皆从容应对,一一记下各家的态度和关注点。
三路人马陆续传回消息,乔兰菁坐在书房内,听着乔山静的汇总,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开局比预想的要顺利,旺财打开了局面,乔海阔找到了理想的地皮,乔兰芷也初步摸清了本地商界的深浅。
然而,她心中并无多少轻松。
马老爷那样的反应,才是常态。
这凉州的水,果然很深。
“告诉旺财,继续接触其他部落,务必在入冬前签订至少三家长期供契。海阔二哥那边,尽快动工。二姐那里,保持联系,不必急于求成。”乔兰菁沉声吩咐,目光再次落在那张西北地图上。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