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老宅的正堂里,一时坐得满满当当。
乔正松和林秀仪坐在上首,看着满堂儿孙,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仆妇们轻手轻脚地奉上热茶和村里自制的茶点,氤氲茶香混合着糕点的甜香,气氛温馨而融洽。
略说了些路上的见闻和京中近况,林秀仪目光在孙辈、曾孙辈中扫了一圈,慈和地问道:“菁儿,怎不见安宁那丫头?还有她身边那个叫萧烬的孩子,也没一同回来?”
这话头一起,立刻引来了众人的关注。
乔兰菁放下茶盏,笑着解释:“祖母挂心了。安宁和烬儿如今在江南菁园住着,前几日刚去了寒山寺祈福,想着让他们在江南多松快些时日,这次便没叫他们急着回来。”
“江南好啊,”乔正松捋着胡须点头,“景致养人。那萧烬小子,瞧着是个稳重的,跟在安宁身边,我们也放心。”
乔兰芷快人快语,接过话头:“祖父您是不知道,何止是稳重?那孩子对安宁可是上了心的!前几日家书里还提到,在寒山寺,安宁夜里怕黑,那孩子愣是在她房外小榻上守了一夜,话不多,可这心意实在。”
“哦?”林秀仪听得眼睛微亮,“还有这等事?这孩子,看着冷清,倒是个知冷知热的。”
乔兰若声音轻柔,带着些许感慨:“说起来,烬儿的身世也是可怜。如今能得安宁这般相伴,也算是他的造化。只是他那身世谜团,总让人心里存着件事。”
乔兰菁点头,语气平和却带着笃定:“三姐说的是。这孩子身手不凡,记忆却又零碎,确非寻常。景珩已派人暗中查访,只是线索渺茫,急不得。好在他心性坚韧,待安宁亦是真心,我们便也暂且安心,只当多了个半子。”
“半子好,半子好!”乔正松连连颔首,“咱们乔家,向来是人丁兴旺、心在一处才好。那孩子既入了咱们家门,便是缘分,过往之事,慢慢查访便是,不必过于忧心,反伤了眼前的情分。”
周婉贞在一旁听着,也温言道:“爹说的是。我看那萧烬是个知道感恩的,安宁又是个有主意的,两个孩子彼此投契,比什么都强。”
王巧心笑着插话,带着她特有的实在:“可不是嘛!我瞧着他俩站在一起,就般配得很!比那画上的人儿还好看!”
这话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话题便又转到年轻人感情趣事上,气氛愈发轻松活络。
堂屋的另一侧多的是男宾。
乔正松老爷子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正与萧景珩、萧承舟、萧承宁、乔山谦、张文谨、洛北辰、陆明远、江清晏等孙婿、曾孙婿们闲话。
说的自然是男人们关心的话题。
乔正松最惦记的还是村里的产业和收成,他看向乔伯谦:“老大,那温泉庄子,如今经营得如何?可还顺利?”
乔伯谦恭敬回道:“父亲放心,庄子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主要是引了活水,池子也分了几等,干净舒坦。周边府县的富户,乃至京城都有人慕名而来。收益尚可,也能带动村里些活计。”
萧景珩沉稳接口:“岳祖父此法甚好。依托本地特色,发展休闲产业,既能增收,又不伤农本,可持续之道。”
萧承舟也点头附和:“确实。如今朝廷也鼓励地方发掘此类特色经济,葫芦村此举,堪称典范。”
萧承宁性情温和,顺着话道:“此地山水秀美,民风淳朴,加上这温泉,确是休憩佳处。日后若能稍加宣传,名气当更上一层。”
乔正松听得满面红光,连连摆手:“都是孩子们瞎鼓捣,当不起王爷们如此夸赞。只要不赔本,能给村里人添些进项,我就心满意足喽!”
话题继而转到西北的羊毛生意和“玖行”的近况,萧景珩和张文谨等人言简意赅地说了些进展,重点都落在“稳中有升”上,并不深入细节,主要是为了让老人家宽心。
乔季渊和乔魏恒也适时插话,说说村里的琐事,气氛融洽而自然。
萧景珩虽话不多,但每每开口皆能切中要害,引得乔正松频频点头。
其余众人也多是附和与倾听,将话语重心始终放在长辈身上,尽显晚辈的恭敬与家庭的和谐。
夕阳西下,晚膳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正堂与偏厅的谈话声渐歇,仆妇们开始穿梭布菜。
这一下午的闲话家常,看似琐碎,却如同细密的针脚,将分散各地的亲人情感再次紧密缝合,让这葫芦村的老宅,充满了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温情。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