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
如今的方家村,笼罩在浓浓的年味里,各家各户的门楣上都贴上了崭新的桃符。
而方言家,也贴上了自家老爹所写的春联。
村中的道路也被各家清扫干净,将通往祖宅的路给清了出来。
方言也跟着爷爷一起,准备前往祖宅,向两位老祖请安。
方言穿着一身宝蓝色直裰,外罩狐皮鹤氅,慢慢悠悠的混在大部队中。
他爷爷方承鑫穿着新衣,带着大伯方先公,他爹方先正,三叔方先明,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在后面跟随的就是赵氏和王氏及各家女儿。
大花和大丫脸颊通红的躲在一旁轻声细语,小花和小丫两人则吃着蜜饯在旁疯玩。
只有方言,只有方言的周围却是格格不入。
铁蛋如同最贴心的侍卫守在他的左边,世强在他右边,两人如同猎鹰一般虎视着周围。
方言捂着额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尼玛不就是两个门神吗?!专门守在他旁边哼哈二将!
至于他们的大哥世勇。
那家伙,正在拿着一块刺绣,在最后面傻笑跟着呢!
还没成婚呢!魂就已经被勾走了!
刚走到祖宅附近,便听到里面人声鼎沸,笑语喧哗,比他们这一路行来所见任何一处都要热闹。
方家其他房的人,显然比他们要先到。
如今方家已经不同往日!各家各户都富足的很,自然就开始恢复往日的礼仪。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现在没了生存上的压力,人们就开始追求礼仪上的自我满足。
二房的方承业正站在老宅门口,带着两个儿子迎客,脸上带着笑容,对他人抱拳行礼。
远远看去,还像模像样的!
三房的方承今,也在一旁带着儿子帮忙。
眼见五房这一大家子过来,门口的热闹瞬间凝滞,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
那目光里,有羡慕,有讨好,甚至还有一丝敬畏。
最终,这些复杂的视线,都落在了队伍后方,那个鹤立鸡群的少年身上。
祠堂那日,少年逆光而立,以一首诗、几句话便扭转乾坤,硬生生保下了方承祖,更将五房推上了嫡系之位。
那一幕,如同烙印,深深印在了每个方氏族人的心里。
如今的方言,早已不是他们记忆中那个惫懒顽劣的“败家精”,而是手握江陵商会,能一言可决方家村兴衰的“定海神针”!
几位叔公辈的老人率先反应过来,脸上挤出热情的笑容,快步上前。
围着方承薪不停的寒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亲热。
“承薪来了!快里面请,里面请!”
“哎呀,瞧瞧你们这一房,真是人丁兴旺,气象一新啊!”
方承业也收敛了神色,对着方承薪和方先公拱手,语气带着几分谦卑:“五弟,先公侄儿,爹和娘早就念叨你们了,快进,快进!”
方先公刚刚当上族长,气度还差了些许,一副羞愧的态度,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带着众人踏入祖宅大门。
宅院内更是热闹非凡,几乎摩肩接踵。
四处皆是方家族人,儿孙辈的在此玩闹,吵的方言都有些头痛。
过年嘛,没有小孩的吵闹,那还算是过年吗?
然而,当五房众人身影出现时,原本喧闹的声浪诡异地低了下去。
那些妇人,将自家孩子带入怀中,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方言他们路过。
堂屋正厅,暖意融融。
老太太孙氏穿着一身福字纹袄裙,端坐在上首的罗汉床上,满面红光,正乐呵呵地接受着儿孙们的拜年问候。
老太爷正在一旁,和方承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老太太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进来的五房众人,尤其是被簇拥在后的方言,老脸顿时笑开了花,连忙招手。
“老五!先公!先正!快,快过来!还有言哥儿,到太奶奶这儿来!”
方承薪连忙上前,撩起衣袍便跪了下去:“儿子给爹、娘拜年,祝二老福寿安康,新春吉祥!”
老太太虚扶了一下,笑道:“好好好,自家人,意思到了就行。”
她目光热切地越过儿子,直接落在了方言身上。
方先公作为新任族长,带着方先正、方先明等孙子辈,规规矩矩地给二老磕头拜年。
接着是赵氏、王氏等女眷上前福礼问候。
终于轮到了方言这些“世”字辈的小辈了。
方言笑了笑,上前一步,他身后,铁蛋、世勇、世强、大花、小花、大丫、小丫齐刷刷地跟着,在他带领下,整齐划一地跪下。
“重孙儿(重孙女)给太爷爷、太奶奶拜年,祝二老身体康健,笑口常开,万事如意!”
这一排出色的孙辈,尤其是居中那个气度不凡的少年,让老太太孙氏喜的差点背过气去。
她连声说着“好孩子,都是好孩子”,目光却始终牢牢锁在方言身上。
“言哥儿,到太奶奶跟前来,让太奶奶好好瞧瞧。”孙氏的声音带着慈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