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阻止杨小壮被拐卖,并抓获直接行凶者张三、李四,极大地提振了专案组的士气。
更重要的是,戚雨那精准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预警,彻底打消了组内残存的疑虑,她的话语权无形中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审讯室内,灯光惨白。
李飞扬亲自坐镇,戚雨和江牧一在隔壁通过单向玻璃观察。
张三、李四这两个底层执行者,在确凿证据和警方强大的心理攻势下,精神防线很快崩溃。
“说!谁指使你们的?孩子在货运站交给谁?”李飞扬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张三,也就是开车的那个,耷拉着脑袋,声音带着哭腔:“警官,我们真不知道上头是谁……就是个电话,不记名的老年机,用完就扔。每次指令都不一样。”
“电话里是男是女?有什么特征?”
“听不出男女,用了变声器,嘶哑哑的每次就说时间、地点、目标特征,还有交接点。完事把钱放指定垃圾箱,我们自己拿。”
“交接点每次都是城西老货运站三号仓库?”
“以前不是,最近几次是。但、但这次我们去之前,接到最后一条信息,说……说仓库‘热了’,暂时别用。让我们得手后,等新指示。”李四急忙补充,试图表现得好一点。
“新指示?”李飞扬身体前倾,“什么新指示?”
“没、没等到就被你们抓了。”张三哭丧着脸。
“除了货运站,还有没有别的交接点或者聚集地?好好想想!这是你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李飞扬敲着桌子。
张三和李四互相看了一眼,努力回忆。片刻,张三似乎想起了什么,不太确定地说:“有、有一次我好像听之前一个一起干过活的喝多了提过一嘴,说……说有时候货……不,孩子,不直接去仓库,先去别的地方‘过一道’。”
“什么地方?!”李飞扬追问。
“他说的含糊好像是个……是个废弃的什么厂子?在……在城北还是城东来着?他说那地方味道大,像……像消毒水混着药味?”张三努力回忆着,“他说他也就去过一次,感觉阴森森的,不像仓库那么‘干净’。”
消毒水混着药味?阴森森的废弃厂子?
这个描述让隔壁观察的戚雨和江牧一同时心头一动。
这与他们之前发现的、带有明显“处理”痕迹的地下囚禁点感觉不同,似乎指向了另一个层面的运作。
“具体位置!厂子叫什么名字?附近有什么标志?”李飞扬不会放过任何线索。
“真不知道啊警官,他就那么一说,我当时也没在意,好像……好像离那个老‘生物制剂厂’不远?我也不确定……”张三支支吾吾。
老生物制剂厂?这是一个相对明确的区域指向。京都城北确实有一个废弃多年的老生物制剂厂区,占地面积很大,周边衍生出不少小作坊和废弃厂房。
审讯持续了几个小时,榨干了张三李四所知的所有信息。
除了这个模糊的“废弃厂子”,没有再得到关于“慈恩”核心或孩子最终去向的直接线索。但“消毒水混着药味”以及靠近“老生物制剂厂”的描述,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值得深入追查的方向。
案情分析会上,李飞扬通报了审讯结果。
“根据嫌疑人提供的模糊信息,结合我们之前掌握的线索和物证特征,”李飞扬指着地图上城北老生物制剂厂的区域,“我们认为,‘慈恩’网络很可能存在一个比货运站仓库更高级、功能更特殊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可能具备一定的医疗或特殊处理功能。”
张强现在对戚雨的能力深信不疑,主动请缨:“李队,我带人去摸这片!范围虽然不小,但有‘消毒水药味’和‘废弃厂子’这两个特征,应该能缩小目标。”
“可以。”李飞扬点头,“但要格外小心!如果这里真是他们一个重要的点,警戒肯定比货运站严。便衣侦查,切勿打草惊蛇。”
他转向戚雨和江牧一:“戚顾问,江医生,你们怎么看?这个‘中转站’的推测,是否符合之前的侧写和分析?”
戚雨沉吟道:“符合逻辑。从已发现的缝眼玩偶、地下囚禁点,到杨小壮案件中准备的那些束缚工具和乙醚,都显示这个组织行事周密且有特定模式。一个具备特殊气味、隐蔽性高的废弃工厂,比一个单纯的仓库更适合进行更复杂的操作。而且,靠近老生物制剂厂,无论是获取某些特定物资,还是利用人们对化工区域气味的习以为常来掩盖行踪,都符合他们谨慎的风格。”
她巧妙地将梦境中那些“流水线”、“处理”的恐怖印象,转化为基于现有证据的合理推测。
江牧一补充:“从物证和已掌握的情况看,如果这个组织涉及非法医疗活动,那么一个废弃的、但部分区域可能被改造过的工厂,比普通场地更符合需求。张三提到的消毒水混着药味,是个很关键的线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