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明远亲自带队,侦查员们分散开来,借助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目标区域。
行动指令明确:秘密摸排,避免打草惊蛇,重点搜寻任何与“白鸦”相关,或近期有人活动痕迹的场所。
双常言带着一队人,潜行到“白鸦酒吧”后侧。窗户都被木板钉死,门上的锁锈迹斑斑。
他打了个手势,一名队员上前,用专业工具无声地撬开了后门的一扇小窗,一股浓烈的霉味和尘土气息扑面而来。
酒吧内部一片狼藉,废弃的桌椅胡乱堆叠,吧台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
手电光柱在黑暗中扫过,蛛网密布。初步查看,这里似乎荒废已久,不像近期有人出入的样子。
“双队,这边!”一名队员在吧台后方角落低声呼唤。双常言快步过去,只见队员指着地面,那里有一些相对新鲜的脚印,与其他地方均匀的积灰形成对比。
脚印杂乱,至少属于两个人,通向酒吧更深处的储藏室。
储藏室的门虚掩着。双常言示意队员们戒备,轻轻推开门。里面堆满了空酒箱和报废的杂物。
手电光仔细扫过每一个角落。在几个摞起的酒箱后面,墙壁上有一块颜色略显不同的砖头,似乎被频繁移动过。
双常言戴上手套,小心地撬动那块砖。砖头后面是一个小小的空洞,里面空空如也。但他没有放弃,用手指在洞内壁仔细摸索,指尖触到了一点细微的、粗糙的颗粒感。他用取证袋小心地刮取了一些。
“有发现,疑似那种粉末。”双常言通过耳麦低声汇报。
另一边,负责搜查第七泊位三号废弃仓库的小组也有了收获。仓库大门紧闭,但侧面的一个通风窗口有被撬动后又勉强复原的痕迹。进入仓库,内部空间巨大,堆放着一些不知名的废弃机械和建材。
在仓库最深处,一个由破烂帆布和木板搭建的临时窝棚里,侦查员发现了几个空的矿泉水瓶、压缩饼干包装袋,以及几枚新鲜的烟头。
在窝棚角落,一堆杂物下面,发现了一小团被随意丢弃、已经干涸发黑的纱布,上面沾染着明显的暗红色血迹!
“发现血迹纱布!重复,发现血迹纱布!”侦查员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
消息立刻传回指挥部,也传到了在法医中心待命的戚雨那里。
“纱布?血迹?”戚雨从椅子上站起,“立刻送检!进行DNA比对!”
她几乎可以肯定,这纱布上的血迹,极有可能与面包车内发现的血迹来自同一个人!凶手或者其同伙,曾在那个仓库落脚,并且处理过伤口!
侦查队对仓库及周边进行了更细致的搜查,但没有再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那个窝棚显然被匆忙清理过,除了这些不可避免留下的痕迹,没有指纹,没有其他个人物品。对手的谨慎再次体现。
带着发现的粉末样本和那团至关重要的血迹纱布,侦查队伍悄无声息地撤离了码头区,没有惊动任何可能存在的暗哨。
回到局里,已是后半夜。戚雨立刻接手了物证。首先确认那纱布上的确实是干涸的人血。她立刻投入DNA提取工作,并与面包车血样DNA进行紧急比对。
等待结果的过程总是焦灼的。周建明和戚明远都来到了实验室外的走廊上,隔着玻璃看着里面忙碌的戚雨。两人都沉默着,只有指尖的烟头明明灭灭。
“老戚,如果DNA对上了,”周建明吐出一口烟圈,“那码头区就是他们一个重要的活动点,甚至可能是一个中转站。”
戚明远目光深沉:“对上了,也只是证明他们去过那里。关键是要找到他们现在在哪里,下一步要干什么。蛇刃不会无缘无故杀一个邹杨,又留下这么多看似疏忽的线索。我总觉得,这背后有我们还没看透的东西。”
“那个‘白鸦’小雨提到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玄乎。”周建明摇摇头,“没想到真有名堂。你说,她是怎么联想到那里的?”
戚明远沉默了片刻,将烟头摁灭在垃圾桶上的沙盘里。“这孩子,从小就心细,观察力强,有时候直觉也挺准。可能是从哪个我们忽略的细节里推断出来的吧。”他没有深入讨论,或者说,他不想暴露女儿身上那些常人没有的异相。
天快亮的时候,实验室的门开了。戚雨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眼神明亮。她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比对报告。
“结果出来了。”她的声音因为熬夜而有些沙哑,“仓库纱布上的血迹DNA,与面包车内血迹DNA,认定同一!”
走廊里的气氛瞬间一振!
“好!”周建明用力挥了一下拳头,“这下看他们还怎么藏!”
戚明远脸上也露出了连日来第一丝真正的松快,但他立刻又严肃起来:“立刻围绕码头区,尤其是第七泊位和三号仓库,调取近期所有能弄到的监控,走访周边所有可能存在的目击者!一定要把这个受伤的家伙挖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