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赶着毛驴车出了城。
李老汉将桂花糕塞到王小草手中,“你这孩子,让你吃你就吃,哪有小孩儿不喜欢吃甜的”。
王小草是真的不想吃,她刚刚尝了一口,实在是太甜了,而且口感黏糊糊的不好吃。
可是姥爷还眼巴巴的看着她。
王小草只能又咬了一口,笑的眉眼弯弯,“真甜,真好吃。”
李老汉这才满意的转回头去。
有了毛驴,回家的时间也变短了,天还没黑他们就进了村子。
村民都在家中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就要背井离乡去逃荒。
可还是有人看到李老汉赶着毛驴车回来。
“三叔,你家发财了?都买上驴车了。”
李老汉佝偻的背挺了挺,窝囊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今日直起腰杆,“我家小草捡到一个人参,哪知道还能值一头驴,那家药铺没钱,就用驴抵债,这才有了这头驴”。
那人羡慕的看着毛驴车从眼前走过去,更羡慕王小草,一个小孩儿咋有那样好的运气。
“凭什么一个姓王的就能跟着爷爷进城?爷爷进城肯定给她买好吃的,不信你们就等着瞧吧”,李桂兰的嗓音十分大。
刚刚走到院子门口,王小草就听得一清二楚。
李桂兰生怕屋内的李氏听不见。
李桂香连忙拉了拉她姐,“姐,你别说了,人家小草自己要跟着去的,你又没说要去”。
李桂兰拍开李桂香的手,“你懂个屁,就你傻,家里粮食本来就不够吃,突然多出两张嘴,往后有你哭的时候”。
十三岁的李桂兰能说出这番话,肯定是听多了才说出来的。
李氏在屋内听得真切,她低垂着眼皮,虽说不能和孩子一般计较,可是这话听了心中不是滋味。
李老太三放下手中的包袱,三两步走出门,“胡说些什么?你小姑是外人吗?她也姓李”。
李桂兰看到奶奶拉长了脸就不敢再说,只是哼了一声蹲在地上编草鞋。
“娘,你这话说的可不对”,刘氏倚靠在门框叠着手中的衣裳,“有道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桂兰又没说错,家里干活的时候没见小妹回来帮忙,如今没活了她却回来了,多出两个人,那两份粮食从哪出?”
“你……”李老太气急,“老二,你是哑巴?任由你媳妇胡说八道?”
刘氏向屋内瞥了一眼,她男人饿的没力气,躺在床上眨巴着眼睛不说话。
刘氏见状就更不怕了,“娘,你不能这么霸道,话都不让人说了,眼下谁家都没有余粮,多出两张嘴,往后的日子咋过?”
“老二!你是聋子还是哑巴?”李老汉黑着脸走进门。
刘氏见到公公回来了,缩了缩脖子不再吭声。
李老太有了主心骨,呼出一口气,等着老伴儿教训孩子。
李老汉将旱烟袋取下来,也不点火,就干抽两口,“喜儿是你们的亲妹子,她也是我的亲闺女,这个家也是她的家,如今喜儿有了难处,怎么就不能回家来了?”
刘氏不屑的哼了一声,“有道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她出嫁后就不再是李家人”。
李老汉心中有气,二儿媳说的什么话,他现在还没死呢,他闺女就有回家的资格,可是他是当公爹的,哪能打骂儿媳妇。
“既然你们二房有这么大怨言,那我也不为难你们,你们二房就分出去单过吧,家里的东西分成四份,你们二房占一份”。
李老太没想到老伴儿能说出这么严重的话,就吵几句嘴,常有的事,怎么就提分家。
李氏在屋内捂着脸哭起来,都怪她,这些破事都是由她引起来的。
可是为了闺女,她不能离开家,外面到处都是灾民,她怕护不住闺女。
李桂香瞪了一眼李桂兰,她姐可真能挑事,爷爷都生气了。
李桂兰对李桂香翻了个白眼,她才不信爷爷为了闺女不要儿子。
“爹,你咋能这么偏心,为了你亲闺女,亲儿子都不要了?”刘氏嗷一声哭起来。
老三李铁树和媳妇冯氏连忙走出来,看来他爹今天的确生气了,不然他爹不会说出分家的话。
常氏从灶房里出来,看了一眼院子外,他男人和小草就在门外,她这才放心的回去接着做饭。
李铁栓听到他爹要分家,这才赶忙起身,“爹,你回来了?”
李老汉脱下草鞋丢过去,“你还知道出来?我还以为你死了!”
李铁栓侧头躲过,草鞋砸在门框上,险些打到一旁的刘氏。
刘氏好像受到天大的委屈,再次嚎起来,“公爹打儿媳妇了,大家伙快来看看啊,当公公的打儿媳妇,我可没法活了”!
李老太用手指着刘氏气的说不出话。
李氏再也坐不住了,哭着走出屋子,“二嫂,你别说了,我们走,等小草回来,我们娘俩就走”。
王小草听出她娘在哭,她娘可是为了她才离开王家的。
连忙跑进院子,来到她娘身边,“娘,别哭,咱们这就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