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天,寒风吹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刮得人生疼。苏念晚裹紧了沈墨琛特意给她带回来的军大衣,领口处柔软的绒毛贴着脸颊,带来阵阵暖意。她手里拎着一个半旧的藤编箱子,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些常用草药、简易的医疗器具,以及她跟着县里老中医学了之后,自己尝试着做的一些止血、治感冒的草药药包。
今天,是她和大队书记、赤脚医生张伯商量好的,在红星大队部正式设立“便民草药服务点”试运行的日子。
到了大队部,那间闲置的杂物房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张伯和书记沈建国已经在里头了,正对着一个旧木架子指指点点。
“晚晚来了!”沈建国看见她,脸上就带了笑。如今他对这个侄媳妇是打心眼里满意,有文化,懂医术,还不藏私,一心为大队着想。自从苏月柔那事之后,苏念晚非但没受牵连,反而因为沉着冷静、后来又积极学习上进,更得大伙儿敬重。
“书记,张伯。”苏念晚笑着打招呼,把手里的藤箱放在那张擦得发旧却干净的桌子上,“东西我都带了一些来,先应应急。”
张伯凑过来,好奇地翻开箱子看,拿起一个用油纸包得方正正的药包,嗅了嗅:“这是……感冒清热用的?”
“嗯,”苏念晚点头,一边利落地把箱子里的东西往外拿,一边解释,“用的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这些,都是咱后山能采到的,我按方子配比做的。还有个治跌打损伤的,用了红花、桃仁,研磨成了细粉,用的时候用酒调一下外敷就行。”
她说话条理清晰,动作不疾不徐,自有一股让人信服的气度。沈建国在一旁看着,心里不住点头。墨琛这小子,真是娶了个宝回来。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推动“便民医疗服务”雏形,提升集体认同度。奖励:【初级药材辨识图谱】已发放,积分+50。区域扫描功能(大队部)已临时开启,可感知百米内特定需求(如急症伤员)。】
脑中系统的提示音让苏念晚动作微微一顿,心里更踏实了几分。这区域扫描功能来得正是时候,虽然只是临时的,但在大队部这人流汇集的地方,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服务点刚布置好没多久,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和略显焦急的询问:“张大夫在吗?听说这里能看小伤小病?”
进来的是队上的壮劳力赵铁柱,他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地伸出一只脚,脚踝处肿起老高,还带着淤青。“昨儿个挑粪不小心崴了,当时没觉得,今早起来就成这样了,疼得厉害,出工都耽误了。”
张伯上前看了看,皱了眉:“这扭得不轻啊,得敷药静养几天。”他转头看向苏念晚,“晚晚,你那个跌打药……”
苏念晚立刻拿出那个标着“跌打损伤散”的药包,又寻了点儿张伯这里备着的烧酒,熟练地调和起来。“铁柱哥,你坐这儿,我给你敷上。这几天可不能再用力了,最好弄个棍子拄着点。”
药粉混着酒,散发出浓烈又奇特的气味。苏念晚手法轻柔却精准地将药膏敷在肿起处,然后用干净的布条包扎好。冰凉的药膏贴上火辣辣的伤处,赵铁柱顿时觉得那股钻心的疼缓解了不少。
“哎呦,沈家媳妇,你这药可真灵!一下子就没那么疼了!”赵铁柱惊喜道,连连道谢,“这……这得多少钱?”
苏念晚看向沈建国。沈建国清了清嗓子,早就商量好了章程:“都是乡里乡亲的,收钱像什么话。以后啊,谁家有个头疼脑热、小伤小痛的,过来让晚晚和张伯看看,用些寻常草药,就不收钱了。要是用了贵重的药材,或者需要去公社卫生所、县医院,那再另说。这算是咱大队给社员谋的福利!”
这话一出,跟着来看热闹的几个社员都高兴起来。这年头,谁不怕生病?去卫生院看病花钱又费工分,如今大队里有了这么个方便的地方,可是大好事。
“建国书记想得周到!”
“晚晚真是能干,这手艺没得说!”
“以后娃有个咳嗽发烧的,可就近便多了!”
赞扬声不绝于耳,苏念晚微笑着应对,心里也暖融融的。她能感觉到,一种更坚实的、源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同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这比单纯依靠系统,或者依靠沈家的庇护,更让她感到安心和有力。
忙活了一上午,来看小毛病的人络绎不绝。有孩子咳嗽的,苏念晚给了点自制的润喉止咳的甘草杏皮汤方子;有老人腰腿疼的,她建议用艾叶煮水热敷;还有个媳妇手上裂了口子,她送了点儿自己做的、加了草药汁的润肤脂。
每一次帮助,都换来真诚的感谢。系统偶尔叮咚作响,奖励些小积分或是生活物资,但苏念晚更在意的,是那种被需要、能创造价值的感觉。
中午回到家,婆婆李桂芹早就做好了热乎乎的饭菜。如今她对这儿媳妇,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见苏念晚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眼神亮晶晶地回来,赶紧盛了碗热汤递过去:“快,喝口汤暖暖身子。听说上午去大队部帮忙了?累坏了吧?要我说,就在家歇着多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