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李厂长,您怎么来了?”
易中海板着一张老脸,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李夏,手中却拿着铁夹子把刚刚车完的零件,熟练的夹到一旁的黑水中冷却。
易中海对于李夏恭维自己的话,选择性的忽略掉了,对于他这样的技术工人,手艺就是他最自信的地方。
对于这种恭维的话,在他看来,就是李夏在有事想求他,否则一个厂长不会轻易踏足脏乱差的生产车间的,就像以老好人着称的杨国栋,他就从来没在车间里看到过。
“能把零件给我看看嘛?”
李夏没在意易中海的态度,而是伸手去拿黑水中的零件。
“李厂长!水脏……”
还不等易中海的话说完,李夏就已经把手伸进了漆黑的水中,捞出了冷却完毕的零件,不顾手上的黑水滴在鞋上,就迫不及待的近距离查看起来。
这是一个拳头大小的三角形内嵌式零件,边上带有十八个深浅不一的凹槽,正是飞机发动机内转子的一部分。
“易师傅!如果把这个零件缩小一倍,您有把握把这些凹槽还精准的刻画在上面吗?”
李夏看了一会,突然间指着手中的零件,问了一个技术性问题。
“很难!……我不敢保证!”
“最主要是车床没有那么小的刻刀!”
易中海皱了皱眉,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要是缩小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呢?”
李夏不死心,又试探着问了一句。
“三分之一的话……难度不大,如果仅仅是四分之一,那我有绝对的把握!”
易中海对于自己的技术,还是有绝对的自信的,这就是八级钳工的骄傲。
“好!有你这句话,我心中就有底了!”
“你先忙吧,别的话,我们有空再唠!”
李夏把零件还给易中海,兴高采烈的走了,甚至连易中海递过来的毛巾都没接。
相比于手上的这点黑水,他心中澎湃的思绪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如果飞机发动机上的所有零部件都能减小四分之一,或者干脆减小三分之一后。
那无疑会把飞机的体型缩小一大圈,这让飞机在战场上的生存空间瞬间增大了一倍不止。
要知道现在的飞机上,大多还使用机炮来对敌,在不影响推力的前提下,机身面积的缩小,是各国都在考虑的问题。
而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正是李夏在科研六院里主要的研究方向。
也正是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这才被委派到了这里主管生产改革,部委领导就是有意识的,想让他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
随后,李夏又连续走访了几个车间,有些车间的生产状况不容乐观,除了成品率不高的问题外,在精密零件的缩小化上,几为七八级的钳工给出的答案也参差不齐。
有保持乐观状态的,有怪罪车床不给力的,还有抱怨工资没有以前高的,不一而足。
“吆!李大厂长这是来视察来啦?”
“怎么身上和手上……都这么多油啊!您这是亲自动手参与生产了吗难道?”
当李夏踏入第七车间的时候,立马被秦淮茹发现了,还被当着广大工人的面,调侃了两句。
从她眉开眼笑的表情上,很难看出今早是从李夏屋里偷偷跑出去的。
“秦淮茹!别扯没用的,赶紧干活去!”
“李厂长,您怎么来了?这里噪音大,还是到我屋里去说吧!”
车间主任看到李夏来了,赶紧小跑着过来,一边训斥着秦淮茹,一边点头哈腰的和李夏打着招呼。
李夏瞥了一眼眼前的贾雨主任,这贾主任人送外号‘甲鱼’,两只绿豆大小的眼睛还真挺形象,真是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贾主任!你不也是七级钳工吗?这个零件如果缩小三分之一,你有把握还能把这些刻度精准的雕刻出来吗?”
李夏没接他的话茬,而是随手在成品筐里拿出一个零件递给了他。
“这这这……恐怕有点难!”
“不是我不成啊!是目前的机床它……”
贾雨皱着眉,刚要把责任像其他人一样推到设备上,就被李夏的话打断了。
“行行行!做不到就做不到,不要找其他借口!”
“人家二车间的刘海中,和你一样是七级钳工,人家为什么就能保证做出来?”
“学艺不精就不要怨东怨西,有时间好好钻研一下技术,不要把目光总放在女人身上!”
李夏说话时,有意无意的看了一旁的秦淮茹两眼,很明显就是在敲打贾雨,不要再打秦淮茹的主意。
李夏说完,转身就走,只留贾雨尴尬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李厂长!下班我给你洗衣服哈!记得把衣服放到盆子里,等我!”
秦淮茹看到贾雨吃瘪的模样,连忙冲李夏喊了两句,只看到李夏背对着她摆了摆手。
“你……和李厂长很熟?”贾雨此刻才好像发现了什么,看着秦淮茹不可思议的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