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底的四九城,秋风卷着煤灰在轧钢厂上空盘旋。
张桂兰攥着两个女儿的户口迁移证明和粮食关系,站在轧钢厂劳资科门口。
“妈,咱老家的地真不要了啊?“招娣望着自己的母亲,声音里满是不甘。
张桂兰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脸:“你爹走了十五年了,老家那点地养不活三口人。“
她没说的是,村里那些光棍看她们孤儿寡母的眼神,像饿狼盯着肉,要不是大队长从旁照应着,这些年的日子还真不好过。
劳资科王主任推了推眼镜:“张桂兰同志,宿舍的话,你们可能要先腾出来...“
“王主任!“这时,门口响起清亮的女声。
穿列宁装的于海棠快步走进来,两根麻花辫在胸前跳跃:“李厂长说新工人的住宿问题,以后由他解决。“
她身后跟着个穿中山装的挺拔青年,正是厂长秘书赵刚。
他的目光扫过孙来娣时微微一顿,又在看到张桂兰时,眉头不由自主的微皱了一下,不过马上又舒展开了。
如果张桂兰和苏畅的婚事成了,那自己万一和来娣……岂不是要叫苏畅岳父?
想想就别扭!
可不知道李夏抽的什么风,非要让张桂兰母女版出来!
“这样,先住厂里招待所!“赵刚掏出笔记本写了一个条子,递给了于海棠:“于海棠同志,麻烦你明天带她们安顿一下,今晚还在你们宿舍住。“
“行!王主任你想给他们办手续吧,宿舍问题我解决!”
于海棠接过赵刚的纸条塞进兜里,脸上挂着意思若有若无的笑容。
这还是她给李夏出的主意,一来可以让苏科长主动帮张桂兰三人找房子,借机促进二人的感情进展。
二来,她和李夏也有了私密空间。
第二天一早,秋风穿过招待所的木窗,张桂兰缝着女儿们工作服的袖口。
来娣忽然压低声音:“妈,那个苏科长下午总在食堂看你!“
“别瞎说!“张桂兰手一抖,针扎进指腹。
她当然知道苏畅对她的感觉,打菜时还多给给了他半勺肉汤。
中午的安全培训会上,苏畅演示消防器材时,绷带从袖口露了出来。
散会后,张桂兰鬼使神差地跟上去:“苏科长,您这伤...“
“昨晚抓贼刮了一下,不碍事!“苏畅脚步不停,却在拐角处突然转身,差点撞上她。
两人距离近得,都能闻到他身上钢铁与柴油混合的气味。
张桂兰红着脸后退,却听他低声问:“孩子们,吃得惯食堂吗?“
这句问候像颗火星,烫得张桂兰眼眶发热。
十五年了,头回有人问这个。
同一时刻,厂部办公室里,于海棠正往广播稿里夹了张字条:“你说今晚的联欢会上,我该表演些什么节目?“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李夏看着字条嘴角上扬,今晚可以去海棠哪里送牛奶了!
忽然听见杨国栋说:“李夏啊,苏畅都43了,还单着,你也帮着张罗张罗!“
“好的杨书记,我和赵政委正在协调,已经有目标了!”
李夏瞥了一眼坐在角落的苏畅,嘴角带着一丝微笑。
看来,杨国栋对于跟着自己一起成长起来的老部下,还是十分关心的。
第二天的联欢会当晚,苏畅破天荒换了件新中山装。
张桂兰被女工们推到前排,听于海棠用甜脆的嗓音报幕:“下面请食堂的张桂兰同志,演唱《绣金匾》!“
张桂兰嗓子发紧,前两句几乎走调。
忽然瞥见苏畅站在最后一排,像棵青松似的笔直。
她想起亡夫教她唱这歌的夜晚,眼泪混着歌声倾泻而出。
唱到“一绣毛主席“时,竟看见苏畅的嘴唇也在轻轻跟着动。
散场时,于海棠神秘兮兮地拉住她:“张大姐,赵秘书让我问问,苏科长家对面的房子租的怎么样了?“
张桂兰手里的茶缸“咣当“掉在地上。
招娣突然冲过来拽她:“妈!来娣发高烧了!“
凌晨的厂医院,张桂兰用冷毛巾敷着小女儿的额头。
走廊传来沉重的脚步声,苏畅拎着个网兜站在门口,里面是两瓶黄桃罐头。
“夜里冷!“他脱下军大衣盖在来娣身上,又掏出个热水袋:“给孩子。“
张桂兰看着他单薄的棉袄:“这怎么行?“
“我在朝鲜零下四十度都冻不死!“苏畅说完就后悔似的抿住嘴。
月光从窗户斜进来,照着他脸上的麻子,也照见张桂兰通红的眼眶。
赵刚陪着李夏刚刚从医院出来,正好碰到于海棠拿着饭盒走来。
“给来娣打的饭菜,赵政委出的钱!”
于海棠走到李夏身边,扬了扬手里的饭盒,说话时瞥了一眼赵刚!
忽然眨眨眼压低声音对李夏说:“来娣,好像也有对象了!“
“你们聊,我先走!”赵刚一溜烟的跑了。
“来娣喜欢老赵?”李夏看着赵刚狼狈的身影,好像也反应了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