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门后山,杂役弟子倾倒废料的深谷中,林风正独自一人进行着他的“工作”。
推车中的丹渣被倾倒而下,扬起一片粉尘。在这片无人关注的区域,林风手法娴熟地留下部分最有价值的废料,装入特制储物袋中。这个过程他已经重复了数十次,熟练得闭着眼睛都能完成。
但今日,他的动作比往常更加缓慢,眼神也更加警惕。
自从那夜感受到神秘神识的探查后,林风已经将警惕性提到了最高。他不确定那神识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只是在例行公事地巡查,但谨慎起见,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道种的成长不能停止,但获取养料的方式必须更加隐蔽。
“若是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为何某些丹渣会异常消失...”林风一边工作,一边思索着,“或许就能转移苏瑶的注意力,让她停止调查。”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盘旋已久。最好的防御不是完全隐藏,而是提供一个合理的、无害的解释,让对方自以为找到了答案,从而停止更深层次的探查。
完成废料处理工作后,林风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返回,而是绕道去了藏经阁。
玄云真人依旧在门口的老位置上打着盹,仿佛永远睡不醒。林风恭敬地行了一礼,轻手轻脚地走进阁内。
他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寻找与灵虫相关的典籍。在修仙界,确实存在一些特殊的灵虫,以丹药残渣为食,甚至能够加速丹渣的分解。
在浩如烟海的藏书阁中翻阅了整整两个时辰,林风终于找到了几本相关的典籍。其中一本名为《奇虫异志》的古籍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噬丹蚁”的罕见灵虫。
据记载,这种蚂蚁大小的灵虫群居生活,以丹药残渣为食,尤其喜好高品质丹药的废料。它们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丹渣分解吸收,只留下极少量的残留物。
“完美。”林风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噬丹蚁的特性完美符合他需要的解释——以丹渣为食、分解迅速、难以捕捉。更重要的是,这种灵虫极其罕见,几乎无人亲眼见过,这就给了操作空间。
林风将有关噬丹蚁的记载仔细阅读并记下,然后又借阅了几本关于模拟灵虫气息和痕迹的偏门术法典籍。
离开藏经阁时,玄云真人依然在打盹,但林风注意到,老人手边不知何时多了一本摊开的书,正好是一本关于灵虫养殖的基础入门。
是巧合吗?林风不敢确定,但还是恭敬地行了一礼才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林风白天完成各种杂役,晚上则潜心研究那几本术法典籍。他需要模拟出噬丹蚁的能量波动和活动痕迹,这比模拟人类修士的灵力特征要困难得多。
灵虫的能量波动更加细微和特殊,频率变化极快,难以捕捉和模仿。林风失败了数十次,才勉强掌握了一丝窍门。
与此同时,他也在密切关注着坊市的动态。从李铁和其他杂役弟子的闲聊中,他得知坊市的监管丝毫没有放松,反而有越来越严的趋势。
王主管似乎因为迟迟没有收获而变得更加焦躁,甚至开始对一些可疑的小额交易者也进行严格排查。这导致坊市更加冷清,许多修士宁愿绕远路去其他小型交易点,也不愿来青玄坊市碰运气。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林风意识到,单纯的等待可能不足以让王主管放弃。他需要主动做点什么,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这一日,林风接取了一个前往坊市送递文书的任务。这是杂物殿与坊市管理处之间的常规公文往来,由杂役弟子负责送递。
机会来了。
林风仔细准备了一番。他将自己伪装得格外普通和平凡,就连走路的姿态都模仿着那些胆小怯懦的杂役弟子——微微驼背,眼神躲闪,步伐急促但混乱。
来到坊市管理处,林风低着头将文书交给值班执事,整个过程没有多说一句话,完美表现出了一个紧张的小杂役形象。
值班执事显然对这种送文书的杂役见怪不怪,粗略检查了一下文书就挥手让他离开。
但林风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假装紧张地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怯生生地问道:“执、执事大人,请问茅房在什么地方?”
那执事不耐烦地指了个方向:“那边,快点去快点回,别在这里碍事!”
“谢谢执事大人!”林风连声道谢,小跑着朝那个方向而去。
但他并没有真的去茅房,而是在一个转角处迅速改变方向,借着建筑物的掩护,悄然靠近管理处后方的一片竹林。
这里是管理处官员们偶尔休息散步的地方,相对僻静,监测也较为松懈。林风早已通过之前的观察,确定了这里是整个管理处区域的监控盲区。
在竹林深处,林风迅速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件物品——那是一块看似普通的玉佩,但上面刻着细微的符文。
这是他这些天精心准备的“道具”之一。玉佩本身没什么特别,但他在上面附着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丹尘子气息——不是完整的灵力特征,只是一丝若有若无的残留,仿佛主人曾经长期佩戴过这块玉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