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事弟子传达完指令便离开了,留下林风站在院门外,手握那枚微凉的玉简,面色平静,心中却已思绪万千。
苏瑶的指名道姓,绝非偶然。协助处理新入库的药材,这任务本身确实普通,丹堂时常会抽调一些细心、修为尚可的内门弟子打杂。但时机太巧了,就在她深夜探查之后。这更像是一次近距离的观察,一次不动声色的试探。
“以棋手之心,行棋子之事……”玄云真人的话语在脑海中回响。林风瞬间明了,这次丹堂之行,他无法回避,更不能表现出异常。他必须当好这枚“棋子”,而且要演得自然,演得天衣无缝。
他深吸一口气,神识探入玉简。里面详细列出了任务时间、地点、以及需要分拣的药材种类和注意事项,内容规范,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风收起玉简,推开院门走了进去。当务之急,是做好万全准备。他需要彻底回忆并模拟一个普通筑基初期弟子在面对大量陌生药材时应有的反应——略带生疏、谨慎、偶尔需要查阅图鉴、效率不会太高。
同时,一个念头越发清晰:必须尽快让“天枢散人”亮相比苏瑶的试探来得更早!唯有让水变得更浑,才能更好地隐藏游鱼。而且,这次丹堂任务,或许……也能成为“天枢散人”首次登场的一个绝佳背景板?
接下来的两天,林风一边反复模拟丹堂任务的细节,一边将大部分心神沉入对“天枢散人”首次行动的推演中。他选择的目标,是位于青玄门势力边缘一个名为“黑水坊”的地下交易会。这里龙蛇混杂,消息灵通,且有一套不成文的匿名交易规则。
他选定的“情报”,也经过深思熟虑。并非什么惊天秘闻,而是一条关于“黑水坊”往北三百里处,一个早已废弃的“赤铁矿坑”深处,可能蕴藏一条小型、贫瘠的“伴生紫纹铜矿脉”的消息。这条信息有几个关键点:
1、真实性: 矿脉确实存在,是林风之前通过道种感应地脉时偶然发现的,但储量极小,开采价值不高,且位置隐蔽。
2、价值适中: 对大宗门毫无吸引力,但对于一些小家族或散修来说,却是一笔不错的横财,足以引起小范围轰动和验证欲望。
3、无风险: 矿脉与他自身毫无关联,来源无法追溯(可推给“偶然发现的上古札记”),即便消息传开,也不会引火烧身。
4、可验证: 消息准确,能快速建立“天枢散人”情报的初步信誉。
投放方式更是关键。林风决定不亲自前往,甚至不使用任何可能被追踪的傀儡。他精心制作了三枚一次性的“留影玉简”,玉简内只记录矿脉的简要特征和大致方位,并附上一句:“天枢星现,洞悉微毫。信与不信,自凭缘法。”玉简被施加了特殊的禁制,一旦被神识读取超过三次,或试图反向追踪,便会自动湮灭。
然后,他操控一只最普通的、用于清洁屋舍的微型木偶傀儡(这种傀儡在坊市随处可见,毫无特征),在深夜时分,将这三枚玉简分别“遗落”在黑水坊三个最鱼龙混杂的区域:一个喧闹的酒馆墙角,一个赌坊的后巷,以及一个低阶修士摆摊的集市入口。
做完这一切,林风便彻底切断了与那具木偶傀儡的联系,任其能量耗尽化为朽木。整个过程,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无声无息。
……
第三天,辰时,林风准时出现在丹堂丙字三号炼丹房外。
这是一间专门用于处理初级药材的辅助丹房,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草木的混合气息。几名被抽调来的内门弟子已经到场,神色间带着几分好奇和拘谨。苏瑶并未亲自出现,负责分派任务的是一位面容严肃的丹堂执事。
“你等任务,便是将这批新运抵的‘雾隐花’按照年份、品相进行分拣,剔除杂质,装入指定的玉盒。”执事指着堆放在墙角如小山般的、还带着露水的蓝色花朵,语气刻板,“雾隐花性寒,需以玉器盛放,分拣时需佩戴冰蚕丝手套,避免灵气沾染。详细图鉴与标准在此,各自领取,仔细核对,不得出错!”
任务繁重而枯燥。林风领了图鉴和手套,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默默开始工作。他刻意放慢了速度,动作略显生涩,时不时拿起图鉴对照,表现得与其他几名弟子一般无二。但他的神识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悄然笼罩着整个丹房,感知着每一丝细微的波动。
他能感觉到,在丹房深处的一间静室内,有一股熟悉而清冷的气息存在。苏瑶,就在那里。她虽未现身,但她的神识,必定在关注着外面的情况,尤其是他林风。
林风心中冷笑,面上却越发专注,甚至偶尔会因为分拣出一株品相稍好的雾隐花而露出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欣喜,完美诠释了一个希望通过努力完成任务、或许能得执事青眼的内门弟子形象。
时间一点点过去,药材堆渐渐变小,分拣好的玉盒整齐排列。一切都波澜不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