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门,丹堂。
一间专属于核心弟子的炼丹室内,药香氤氲,沁人心脾。苏瑶一袭素白丹师袍,身姿挺拔地立于一座造型古朴、符文流转的“百草蕴灵鼎”前。鼎下地火平稳,鼎内药液翻滚,发出细微的“咕嘟”声,正是炼制一炉“清心涤尘丹”的关键时刻。
她神情专注,纤纤玉指如同穿花蝴蝶,不断打出一道道控火诀与凝丹印,神识更是如同最精密的丝线,渗透入鼎内,感知着每一分药力的变化与融合。这份丹方得自秘境中的收获,虽非上古奇丹,但炼制手法独特,对神识操控要求极高,正适合她用来磨砺丹道。
然而,就在丹药即将成型,药香达到顶峰的刹那,苏瑶那如同静湖般的心神,不起波澜地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异常、几乎微不可查的异种药气。
这丝药气并非来自鼎内,也非地火或丹室环境所致,而是……源自她自身?不,更准确地说,是沾染在她袖口一处极不起眼的褶皱里。
她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控火诀依旧精准无误,但那双清冷的眸子深处,却掠过一丝极淡的惊疑。作为丹堂百年难遇的天才,她对药气的敏感度远超常人,近乎本能。
这丝异种药气,纯净、凝练,带着一种独特的、仿佛能涤荡神魂的清新韵味,与她正在炼制的清心涤尘丹主药“净魂花”的药性有三分相似,但其品级和炼制手法,却似乎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更重要的是,这药气的“味道”,她并不陌生。
数个时辰后,丹成。三颗龙眼大小、色泽莹白、丹晕内敛的灵丹落入苏瑶手中的玉瓶。品质上佳,但她此刻的心思却已不全在丹药之上。
她屏退左右,独自留在丹室内。指尖轻轻摩挲着那处袖口褶皱,神识如同最精细的梳子,反复梳理着那丝残留的异种药气。
“不会错……这纯净度,这独特的凝练手法……”苏瑶低声自语,美眸中光芒闪烁,“是‘丹尘子’大师的手笔!”
她与“丹尘子”交易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拿到对方炼制的丹药,她都会反复研究,对其丹药中蕴含的那份近乎完美的纯净与独特的药力融合方式印象极其深刻。这丝残留的药气,虽然极其微弱,且似乎经历了一段时间,但其核心特质,与“丹尘子”的丹药同源!
可这药气,为何会沾染在自己的衣袖上?
她闭上眼,神识沉入识海,开始回溯记忆。从秘境归来后,她接触过的人,到过的地方,处理过的灵草材料……一幕幕画面飞速闪过。
最终,画面定格在——她亲自去外门执事殿,确认陨落弟子名单和遗物,并在执事的引领下,短暂查看过几名陨落弟子的“遗物”(宗门例行检查,看是否有魔道痕迹或重要线索),其中,就包括了那个据说是林风留下的、毫不起眼的低级储物袋!
当时她并未在意,只是神识习惯性地扫过。现在想来,那丝异种药气,极有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从那个属于林风的储物袋上,沾染到了她的袖口!
林风的储物袋上,怎么会有“丹尘子”大师的丹药残留药气?
一个早已被认定为“陨落”的普通内门弟子,一个神秘莫测、炼丹术高超的大师……这两者之间,本应毫无交集才对!
苏瑶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她感觉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个被精心掩盖的秘密的边缘。
夜色如水。
苏瑶并未惊动任何人,独自一人,如同月下仙子,悄然来到了外门弟子居住的区域。这里比起内门,灵气稀薄了许多,建筑也显得朴实无华。林风曾经居住的那间小屋,如今已是空置,门上贴着宗门的封条。
她并未破开封条,而是轻盈地绕到小屋后方,在一处不起眼的墙角蹲下身。这里是她根据那丝药气的特质,推断出的最可能残留相关痕迹的地方——如果林风真的与“丹尘子”有关,他绝不可能只在储物袋上留下痕迹。
她伸出白皙的手指,指尖一缕淡蓝色的、如同冰焰般的神识之火悄然燃起,这是她独有的“冰心焰”,对纯净药气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
冰心焰贴近墙角潮湿的泥土和斑驳的青苔,缓缓灼烧。没有高温,只有一种奇异的净化与感知之力弥漫开来。
片刻之后,苏瑶的指尖微微一颤。
找到了!
在冰心焰的映照下,几粒比尘埃还要细微的、几乎与泥土融为一体的暗色颗粒,浮现出极其淡薄、但与她袖口药气同源的灵光!这并非丹药本身,而是炼制某种高阶丹药时,产生的丹炉灰烬或是药材淬炼后留下的极致残渣!因其蕴含的药力过于精纯凝练,即便散落尘埃,历经风雨,也未能完全消散其特质!
这些残渣散布的位置和形态,绝非偶然遗落,更像是……有人曾在此地,长期、隐秘地处理过与炼丹相关的废弃物!
一个普通的外门弟子,为何会长期接触如此高阶的丹药残渣?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本人,或者与他密切相关的人,就是炼制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