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的传讯符,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林风心中漾开新的涟漪。她将“丹尘子”与古境的“救命之恩”联系起来,这步棋,走得既大胆又巧妙。
是她在祭坛绝境中,凭借那枚“破障清神丹”和自身超凡的灵觉,窥破了“天枢”匿名散播情报的些许蛛丝马迹,进而联想到了与之可能存在关联的“丹尘子”?还是说,这仅仅是她基于之前对两个神秘身份的怀疑,进行的一次试探性落子?
无论如何,她精准地将讯息送到了“丹尘子”面前,而非“林风”,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林风指尖捻着那枚带着丹香的空间传讯符,沉吟不语。直接拒绝,显得心虚,可能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答应赴约,则意味着要将“丹尘子”这个马甲置于她更近距离的观察之下,风险未知。
“仅论丹道……”林风品味着这四个字。这是划下了界限,还是以退为进?
思忖良久,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避而不见,非上策。既然她以丹道为名,那便以丹道应对。正好,他也需要一个渠道,了解古境核心最后时刻发生的细节,以及……她究竟知道了多少。
他并未使用传讯符回复,而是同样以神念凝聚,在那符箓背面留下了两个古朴的字迹:“可。三日后,老地方。”
随即,他催动【虚空道果】之力,将这枚符箓原路送回。对方既然能精准送来,自然有接收的办法。
处理完苏瑶之事,林风将注意力转向了外界因古境风波而产生的余波。尤其是关于“天枢散人”的议论。
正如他所预料,随着古境事件细节的逐渐披露,“天枢散人”这个名字,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但这一次,与以往截然不同。
此前,“天枢”更多是作为一个神秘、精准、但亦正亦邪的情报商人形象存在,各方势力对其是又爱又恨,更多的是利用与忌惮。
而此次,他匿名散播的关键情报,间接阻止了一场可能波及整个大陆的魔劫,拯救了包括青玄门、流云剑宗等众多正道势力精英弟子在内的无数修士!这使得他的形象,在众多中小势力和散修心中,蒙上了一层“侠义”与“救世”的光环。
即便那些顶尖势力,如大光明寺、蜀山剑派,在公开场合也对此事表达了谨慎的肯定。虽然他们清楚“天枢”此举必然有其自身目的,但结果确实是挽救了苍生,这份因果,他们不得不认。
一时间,“天枢散人算无遗策,于幕后挽天倾”的说法不胫而走,其声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伴随巨大声望而来的,是更加炽热的目光与更加复杂的局面。
古铜镜上(林风虽蛰伏,但并未完全切断信息接收),代表着各方势力的星辰,其传递来的意念,语气与以往有了微妙的变化。
以往多是平等的交易请求,或带着威胁的试探。而如今,更多的则是一种带着敬畏的“祈求”与“依附”。
“……天枢尊者功德无量,鄙族愿举族投靠,供尊者驱策,只求尊者庇佑……”
“……散修联盟恳请尊者担任名誉长老,联盟资源愿与尊者共享……”
“……东海龙宫欲与尊者结为盟友,互通有无,共参大道……”
甚至之前与林风做过交易的厚土宗宗主赵山河,也再次发来讯息,语气比之前更加恭敬,并表示剩余的一半报酬已备齐,随时可以奉上,并希望与“天枢”建立长期的、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些请求,林风一概不予回应。树大招风,此刻接受任何一方的投靠或联盟,都意味着卷入新的纷争,与他“稳健发育”的核心原则相悖。
但他也意识到,“天枢”这个身份,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势”。如何运用这股“势”,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同时又不至于引火烧身,需要仔细斟酌。
就在林风权衡“天枢”下一步动向时,古铜镜上,一颗之前从未亮起过、散发着朦胧月华般光晕的星辰,传递来一道极其特殊的信息。
这道信息并非交易请求,也非攀附结交,而是一份……邀请函。
意念凝成的邀请函古朴而精致,边缘烙印着周天星辰的图案,核心则是一枚不断变幻的、如同眼眸般的符文。
“天枢道友台鉴:”
“道友于古境之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功德巍巍,令人感佩。然,天地为局,众生为棋,道友虽暂脱此劫,然因果缠身,前路未必坦途。”
“吾‘星阁’,乃隐世之所,专研星象命理,推演天地玄机。阁中先贤,对道友这般身具异数、搅动风云之辈,颇感兴趣。”
“特此相邀,请道友于月圆之夜,凭此函感应,赴‘星陨海’一叙。届时,或有道友感兴趣之秘辛相告,亦可知晓……那青铜残片之真正来历。”
“星阁,静候道友光临。”
信息到此为止,没有落款,只有那枚变幻的眼眸符文,散发着神秘而古老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