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刚端起手边的灵茶,欲呷一口,清净片刻,神念便又感知到三股极其强横、同源而出却又各有特质、无比熟悉的气息,正联袂而至,已到了不周山脚下,正直奔盘古殿而来。
那股清静无为却包罗万象,是老子;
那股尊贵凌厉又隐含傲慢,是元始;
那股锋锐逼人且桀骜不驯,是通天。
三清齐至。
巫刚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划过,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吟。
“呵,”
他低笑一声,自语道,
“今天我这盘古殿,倒是热闹非凡。”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并无褶皱的衣袍,神色恢复平静,目光投向殿门方向,准备迎接这三位真正的“盘古正宗”。
比起西方二圣的急切与投机,这三位的来意,恐怕要复杂得多,也棘手得多。
三道清光破开不周山外围的厚重浊气,落在殿门前,光华敛去,现出老子、元始、通天三位道人的身影。
甫一落地,三清眉头都不由自主地微微一蹙。
周遭无处不在的煞气如同粘稠的泥沼,试图侵蚀他们周身自动流转的清静仙光。
空气中弥漫着狂野、燥热的气息,与他们昆仑山玉虚宫气象截然不同,仿佛两个极端的世界。
元始天尊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嫌恶,下意识地运转法力,将自身与这“污浊”的环境隔开更远的距离。
通天道人则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能感受到这煞气中蕴含的磅礴生机与战意,与他截取天机、锋芒毕露的剑道隐隐有某种共鸣。
老子面色依旧古井无波,但他那双看似昏聩的眸子深处,却映照出整座盘古殿那浑然一体、引而不发的恐怖力量轮廓,
尤其是感受到殿内深处几股如同沉睡火山般、比他兄弟三人似乎还要强盛一线的晦涩气息(帝江、烛九阴闭关处)时,他心中凛然,对巫族的评估又提升了一层。
“三位道友远道而来,请进。”
浑厚平和的声音自殿内传出,厚重的石殿大门无声无息地向内开启,露出幽深的内殿景象。
三清收敛心神,迈步而入。
殿内空间远比外界看到的更为广阔,四壁刻满了模糊不清的古老壁画,记录着开天辟地、洪荒演变的碎片景象。
中央主位之上,巫刚已然起身相迎。
他今日未着甲胄,只一身简单的玄色麻衣,身形挺拔如山岳,气息圆融内敛,竟与这盘古殿的古老气息完美融合,再无半分昔日那般“异数”的突兀感。
双方见礼,分宾主坐下。
有巫侍奉上血玉般的灵果和浑浊却灵气逼人的血酒,三清只是略一颔首,并未触碰。
短暂的沉默后,元始天尊率先开口。
他端坐云床,面容肃穆,语气虽尽量保持平和,但那源自元神深处的盘古正宗傲气,以及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关乎道途的焦躁,依旧透过字句传递出来:
“巫刚道友,今日吾师兄弟三人联袂来访,实是有惑难解,萦绕心间,阻我道途。望道友能以诚相待,解惑释疑。”
老子接口,声音淡然却直接穿透一切虚饰,指向核心:
“吾等三人,承蒙老师鸿钧道祖赐下鸿蒙紫气,视为成圣之基。苦修无数元会,自问道基早已圆满,法力神通亦臻至准圣极致,进无可进。然,那最终的成圣之机,却始终如雾里看花,缥缈难寻,隔着一层无形屏障,迟迟无法触及。
老师处闭关不出,天机晦涩。女娲师妹虽先行一步,然其道特殊,亦无明确答案可借鉴于吾等。道友乃洪荒变数,见解独到,更走通了以力证道之艰途,肉身成圣。敢问道友,于这成圣之道,可有以教吾等?”
通天道人虽未说话,但一双剑目精光湛湛,紧紧盯着巫刚,显然对这答案期待至极。
他们已被困在准圣巅峰太久太久,那种前方无路的憋闷与焦灼,足以磨蚀最坚定的道心。
巫刚目光扫过三清,沉默了片刻,并未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一个问题:
“三位道友,可知何为‘圣’?”
元始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觉得此问近乎侮辱,但仍耐着性子答道:
“圣者。元神寄托虚空天道,万劫不磨,因果不沾,与道同存,执掌法则权柄。”
“然也。”
巫刚点头,继而话锋一转,如同出鞘的利刃,
“那三位可知,为何尔等手握成圣之基(鸿蒙紫气),道行法力皆已足够,却迟迟无法踏出那最终一步,将那鸿蒙紫气彻底炼化融合?”
三清默然。
这正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乃至心生惶恐的最大困惑!
鸿蒙紫气在手,却如同镜花水月,看得见摸不着。
巫刚身体微微前倾,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打在寂静的殿中:
“鸿蒙紫气,确是通往混元之境的钥匙,然钥匙需对准锁孔,方能开启门户。诸位道友所修之道,或许…与鸿钧老师所传之斩三尸证道之法,并非完全契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