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老子话锋一转,带着一丝疑虑:
“然,剥离出去的三尸,终究是外物。即便最终合一,是否真能算作道心无漏?
真正的圆满,是否应是让这些被斩出的部分,并非简单地‘合并’,而是返本溯源,重新融归本体?
使得善恶执念皆在掌控,化为道基养分,而非弃之不顾或强行统合?
如此,道心方能如混沌初开,浑然一体,根基之稳固,或远超寻常三尸合一之道。
届时,再以无量功德气运助推,或可走出一条……属于吾等自己的混元之路。”
此言一出,元始和通天皆是身躯微震!
返本溯源?融归本体?
这与鸿钧老师所传之法,几乎是背道而驰!
老大这是真的把巫刚的话听进去了。
斩出去的三尸,如同树木修剪掉的枝杈,如今却要想法子让这些枝杈重新长回主干,并且还要完美融合,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其中的难度,简直超乎想象!
需要对自身大道有着极深无比的洞察力,对善恶执念的本质有彻底的了解,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去触碰那些被自己亲手剥离出去的部分。
一个不慎,就可能引起道心反噬,善恶失衡,甚至修为倒退!
元始天尊面色凝重,他本能地觉得这想法过于大胆,近乎离经叛道。
但仔细推演,却又发现老子所言,暗合大道至理。
完美的圆,确实不该有拼接的痕迹。
他追求的天道秩序,若是建立在一个自身都未能完全“有序”、“统一”的根基上,岂非空中楼阁?
他沉默着,开始以自身玉清仙光,小心翼翼地尝试触碰那被斩出不久的恶尸与执尸的微弱联系,顿时感受到一股混杂着傲慢、嗔怒、顽固的意念反弹,让他眉头紧锁。
通天道人则是眼中精光大盛!
他本性就喜欢挑战,不喜拘泥成法。
老大这个想法,简直像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妙啊!大兄!”
他忍不住抚掌,
“斩尸如炼剑,只知淬炼锋芒,分离杂质,却忘了真正的神剑,应是浑然天成,锋芒内蕴,杂质亦能化为剑纹!将三尸重新熔炼入体,这等于是对自身大道的一次彻底重铸!一旦功成,道基之稳固,恐怕真能超越前人!”
他立刻尝试沟通自己的善尸,那化身正在洪荒与人争斗,传来的是一股纯粹的战意与对众生的怜悯。
通天试图将这缕意念引导回本体,却发现如同将水滴重新融入大海,看似简单,实则要控制其完全同化而不激起波澜,难之又难。
但他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兴奋,周身剑气纵横,开始以自身剑意模拟这种“熔炼”过程。
三清不再言语,玉虚宫内只剩下三道愈发深邃、彼此交织又隐隐排斥的气息在流转、碰撞、试探。
他们开始共同参悟这“三尸返本溯源”的逆天之法。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自身每一点细微变化的洞察。
昆仑山的清静与洪荒大地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清的道,正在一条前所未有的崎岖道路上,艰难地探索着前行方向。
而他们的善尸化身,则在洪荒众生中,为他们带回来自现实的第一手感悟与冲击。
内求与外验,悄然开始结合。
……
很快时间来到了,地府公职招考大会的日子。
不周山脚下,往日亘古的苍茫被万灵喧嚣撕裂。
妖气盘结成柱,仙光流溢成河,魔影在角落蠕动。
无数形态各异的生灵从洪荒各个角落涌来,嘈杂的声浪撞击着不周山伟岸的山体。
然而,一股更加深沉、更加不容置疑的威压,如同不周山本身的意志,笼罩着这片区域。
那是被引动的地脉之力,厚重、凝实,将万般躁动强行压制。
无数巫族战士身披粗粝骨甲,气血如狼烟冲天,结成战阵,如同铜墙铁壁,将蜂拥而至的考生与围观者分隔开,划出一片巨大的、相对规整的考场。
千年之期已到,巫族联合地道意志遴选地府神职的大考,正式开始。
考场边缘,祝融祖巫赤发如火焰燃烧,周身热浪扭曲空气。
他声若洪钟,指挥着一队最精锐的巫战,双臂挥动间,一道道赤红如岩浆的神纹被打入虚空,交织成一道巨大的、半透明的赤色光膜,将考场核心区域彻底笼罩、隔绝。
光膜之外,喧嚣被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光膜之内,肃杀与紧张瞬间攀升。
结界中央,临时垒起的高台上,玄冥祖巫端坐冰玉宝座。
她面覆寒霜,眼眸如同万载玄冰打磨而成,没有丝毫温度,缓缓扫视着结界内每一个角落。
任何细微的异动,都逃不过她那冷冽的审视。
而总揽这一切的巫刚,则静立在不周山投下的巨大阴影边缘。
他气息内敛,却渊深如海,默默俯瞰着下方如同蚁群般密集的考生。
他的眼神平静,唯有最深处,掠过一丝掌控全局的审视与考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