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娘娘依旧端坐,并未起身相迎,只是微微抬起眼帘,目光平静无波地看向太一:
“东皇陛下亲临地府,有失远迎。”
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既无热情,亦无轻慢,仿佛来的只是一位无关紧要的过客。
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让习惯了他者敬畏目光的太一,心中闪过一丝极淡的不悦。
太一按下心头情绪,依照礼数拱手,声音沉稳:
“平心娘娘客气。日前吾那几位侄儿顽劣,酿成大祸,惊扰洪荒生灵,帝俊兄长已依天条严加惩处,禁足太阳星深处,非无量量劫不得出。太一此行,特代兄长与天庭,向娘娘及受惊的巫族致歉。”
他手一挥,数团氤氲着精纯星辰本源与先天灵气的宝光浮现,悬浮于空中,
“此乃天庭一点心意,皆是滋养魂魄、稳固地脉之物,还望娘娘笑纳,聊表歉意。”
平心娘娘目光扫过那些珍稀礼物,眼神未有丝毫波动。她并未推辞,只是轻轻一拂袖,将其收下,淡淡道:
“天帝有心了。地府运转,赏善罚恶,依规而行。金乌之事,既已依天规律法处置,地府便不再追究。轮回重地,关乎洪荒平衡,望日后天庭能严加管束,莫要再起波澜,扰了阴阳秩序,坏了洪荒安宁。”
她的话语直接了当,点明地府只认规则,不认情面,同时也暗含告诫,将天庭可能的“失管”与洪荒安宁直接挂钩。
太一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平心这种油盐不进、只认规则的态度,让他有种力量打在空处的憋闷感。
他沉声回应,语气带着一丝属于天庭东皇的强硬:
“娘娘放心,天庭自有法度,赏罚分明。如今巫族掌地,妖族掌天,各司其职,维护洪荒稳定乃分内之事。只要地府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天庭亦乐见其成。”
他将“不越雷池”几个字咬得稍重,反将一军。
平心娘娘闻言,嘴角似乎勾起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善。地府职责所在,自会维护阴阳秩序,接引亡魂,运转轮回。只要天道所行不悖洪荒稳定,万物生息,地府亦不会主动挑起争端。”
这番表态,既明确了地府的底线,也给出了暂时的和平承诺,但巧妙地将“不主动挑起争端”的前提设为“天道所行不悖洪荒稳定”,留下了充分的转圜余地,隐隐与太一刚才的“不越雷池”形成对峙。
正事谈完,殿内气氛陷入一种微妙的沉寂。
太一本欲就此告辞,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大殿深处。
那里,透过氤氲的玄黄之气,隐约可见六个巨大无比、缓缓旋转的漩涡通道虚影,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法则波动——正是洪荒轮回之核心,六道轮回盘!
一股难以言喻的吸引力,混合着探究与某种源自本能的悸动,让他不由自主地开口,打破了沉寂:
“久闻六道轮回乃洪荒新生之秩序核心,玄妙无穷。不知太一可否有幸,近前一观?也好领略娘娘执掌之无上功德。”
他这话半是试探,半是真心,想亲眼看看这能让后土舍身、让巫族气运稳固的奇景,究竟有何奥秘。
平心娘娘抬眸,深深地看了太一一眼,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他强横的肉身,直视其元神深处那丝并非全然出于好奇的波动。
她略一沉吟,并未拒绝:
“既然东皇陛下有兴趣,随我来便是。”
话音未落,也未见她有何动作,周围景象瞬间模糊、扭曲。
下一刻,太一只觉身形微动,已置身于一片虚无之上。
脚下,是浩瀚无垠、缓缓流转的六道轮回盘!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六个巨大的漩涡散发出截然不同却又浑然一体的法则气息,磅礴、神秘、亘古,仿佛自开天辟地之初便已存在,并将延续至宇宙终结。
生与死、善与恶、因果与业力,在这里交织成一张无形巨网,笼罩一切生灵。
无数点点真灵光屑,如同受到无形牵引,从洪荒各处、诸天万界汇入此地,如同百川归海。
它们在轮回法则的洗涤、审判下,依据其生前业力功德,被投入不同的通道,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毁灭与新生在此地达成了完美的循环,构成了一种宏大、精密、不容置疑的终极秩序。
太一静静地凝视着这一幕,心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见过星海的壮丽,经历过开天辟地般的惨烈战斗,自认见识过洪荒最极致的景象。
但眼前这种囊括众生、运转生死、维系天地平衡的秩序景象,带给他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震撼。
那是一种超越了单纯力量比拼的,属于“规则”和“道”本身的伟力。
就在他心神沉浸其中时,元神深处,那与他性命交修的混沌钟,再次自发地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却直抵道心本源的钟鸣。
“咚……”
这一次,不再是战意的勃发,也不是受到压制的反抗,而是一种奇异的、仿佛找到了某种共鸣的震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