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秋天来得格外缠绵,直到十月中旬,暑气才恋恋不舍地退去,换来几分恰到好处的凉爽。
校园里栽种的大片桂树仿佛一夜之间被秋风唤醒,细碎的金色小花簇拥在墨绿的叶丛间,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甜而不腻的香气,走在路上,连发梢都仿佛沾染了这份馥郁。
李媛馨抱着几本厚重的摄影理论书,独自走在回宿舍的林荫小道上。
午后的阳光被茂密的香樟树叶筛成一片片晃动的光斑,轻柔地落在她身上。
她微微仰起脸,感受着南方特有的、带着湿润水汽的微风拂过面颊,心中是从未有过的宁静与平和。
来到这所沿海大学已经一个多月,那些关于北方的、充斥着难堪与泪水的记忆,仿佛真的被这千里之遥的距离和咸湿的海风稀释、冲淡了。
她刻意地、努力地将那段晦暗的青春封存,包括毕业典礼那天那个混乱而屈辱的吻。
偶尔在夜深人静时,那些画面会不受控制地闪现,但很快就会被她对新生活的专注所取代。
为什么要记得呢?李媛馨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为了郁蓝峰那样反复无常、只会给她带来羞辱的人吗?
他像一阵狂暴而不定的风,所过之处,只留下一片狼藉。
他的认可或否定,他的靠近或远离,如今想来,都显得那么幼稚和可笑。
她用力甩了甩头,仿佛这样就能将那张带着戾气与漫不经心的俊脸彻底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目光掠过篮球场上奔跑跳跃的陌生身影,掠过图书馆窗前埋头苦读的侧影,掠过林荫下并肩漫步、笑语嫣然的情侣……
大学生活如此广阔而鲜活,有太多值得她去探索和珍惜的事物,何必执着于一段不堪的过往?
更何况……这里的“风景”,确实很不错。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摄影社,飘向了那个叫沉夜安的社长。
想到这个名字,李媛馨的心跳似乎漏跳了一拍,嘴角不受控制地扬起一个细微的、带着甜意的弧度。
沉夜安。
人如其名,他周身散发着一种如同深夜海洋般沉稳静谧的气质,却又奇异地不会让人感到疏离和冰冷。
他个子很高,接近一米八九的挺拔身形在人群中总是格外显眼,简单的白色棉质衬衫和深色休闲长裤穿在他身上,也被衬得清隽出尘。
他的五官并非那种带有攻击性的、一眼惊艳的俊美,而是更为耐看和温润。
眉骨清晰,鼻梁高挺,唇形偏薄却总是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令人如沐春风的浅淡笑意。
最特别的是他的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目光专注,眼神温和而深邃,仿佛能轻易洞察人心,却又奇异地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他是摄影社的社长,技术堪称专业级别,据说国内外的重要摄影奖项拿过不少。
但更让社员们,尤其是新生们私下里津津乐道又带着几分敬畏的,是他那深不可测的背景。
有知情者隐晦地透露,沉家是底蕴极为深厚的名门望族,产业庞大,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而这所声名显赫的大学,沉家便是最重要的创办者和股东之一,连校长见了他,都带着几分客气的尊重。
然而沉夜安本人却极其低调内敛,从不仗势张扬,待人接物永远温和有礼,谦逊平和,因此大家虽然心照不宣,却也只敢在私下偶尔议论,无人敢去当面求证或打扰他的平静。
李媛馨最初加入摄影社时,对这些传言一无所知。
她只是单纯地被社团轻松专业的氛围所吸引,并且由衷地觉得这位社长非常厉害,而且……耐心得令人惊讶。
她理论基础薄弱,相机操作也不熟练,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显得有些笨拙,但沉夜安从未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
他总会放下手中正在处理的事情,走到她身边,微微俯下身,修长干净的手指指向她的相机屏幕或是电脑上的图片,用他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为她讲解。
“媛馨,你看,如果把这个参数调整一下,光线的层次感会更好。”
“这张的构图想法很大胆,但如果能把地平线再校准一些,画面会更稳定。”
“后期处理时,可以尝试用这个插件,它对色彩过渡的处理非常自然。”
他靠得很近,近得李媛馨能闻到他身上那股淡淡的、如同雨后雪松般干净清冽的气息。
偶尔,他温热的手臂会不经意地轻轻擦过她的,带来一阵微小的、令人心悸的电流感。
每到这时,李媛馨都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耳根微微发烫,心跳也失了往常的节奏。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开始期盼每周固定的社团活动时间,开始在意自己去社团时穿的衣裙是否得体,开始偷偷地、不自觉地用目光在人群中搜寻他的身影。
当他因为某张她拍得不错的照片而对她露出赞许的微笑时,那份小小的雀跃和满足,能让她保持一整天的好心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