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先生,是我。
你那边可以安排家族律师去找马学仁了。”
电话一通,他就开门见山地说。
“好!”
电话那头的贺东一听,神色一正,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郑重应下。
李泽俊之前已将整个计划大致告知他,因此他清楚接下来的动向。
只是没想到事情推进得如此之快,让他略感震惊。
但这也让他更加确信,选择与李泽俊联手,是正确的决定。
挂断贺东电话后,李泽俊又拨通了一个号码。
“鲍先生,是我,李泽俊。”
电话一通,他笑着打招呼。
“阿俊啊,有什么事?”
鲍玉刚也笑着回应。
“鲍先生说笑了,我哪敢指派您。”李泽俊笑着回应一句,随即说道,“就是不知道您下午有没有时间,想请您喝个下午茶。”
“哈哈哈,阿俊,我下午要飞一趟省岛,下午茶怕是没空了。
不过如果你现在有空,可以来寰宇大厦,我们吃个饭后甜点。”
“好,那就打扰鲍先生了,我去蹭个甜点。”
说完,李泽俊便挂了电话。
半小时后,中环。
一辆黑色奔驰缓缓停在一栋17层高的写字楼前。
几秒钟后,李泽俊推门下车,抬头看了看写字楼门楣上那几个大字——“寰宇集团”,随即大步朝门口走去。
这座写字楼虽在高楼林立的中环并不起眼,但一旦加上“寰宇集团”这四个字,立刻便显出非凡地位。
这家集团旗下拥有两家重量级企业,一家是寰宇航运,位列全球前茅;另一家是九龙仓,港岛顶尖的地产商之一。
虽然九龙仓在地产界不如李半城、李兆纪等人那般声名显赫,但这并不影响其地位。
它主要经营港口、物流中心、仓储等基础设施项目,鲜少涉足住宅开发,因此外界认知有限。
但这些项目恰恰是投资巨大、回报稳定、周期长远的优质资产。
十年前,也只有像世界船王鲍玉刚这样的人,才有实力操盘。
如今,这些项目也正在为鲍玉刚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回报,其中最知名的,便是红磡海底隧道。
起初,鲍玉刚为了打造这条穿越海底的通道,前前后后共花费了3亿2000万港纸。
那可是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金额,放在今天,其价值至少是当初的十倍不止。
然而,作为如今港岛唯一一条海底隧道,它每年为鲍玉刚带来超过一亿港纸的净收益,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摇钱洞”。
单看九龙仓便已如此了得,其背后的母公司寰宇集团的实力自然更不可小觑。
以寰宇集团的财力,要换个比现在总部豪华十倍的地方,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寰宇大厦对集团而言意义非凡,这是鲍玉刚决定从航运转向陆地发展后亲手建造的第一座大楼,有着极强的纪念意义,因此他从未考虑过更换总部。
一分钟过后。
“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我可以帮您的吗?”
李泽俊刚刚踏入寰宇大厦,前台的一位姑娘便立刻迎上前,面带微笑地问道。
“我叫李泽俊,已经和鲍先生约好了。”
李泽俊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地回应。
“好的,先生,请您稍等一下。”
一听李泽俊说已和鲍玉刚约好,前台姑娘神情微变,态度也瞬间变得更加恭敬,称呼也悄然改成了更正式的“您”。
毕竟,能在港岛直接与鲍玉刚约见的人少之又少,每一个都是她必须全力以赴接待的大人物。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悄悄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俊朗的男子,心中充满了好奇。
他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能直接与鲍玉刚会面?
而且,她总觉得这张脸似曾相识,但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如果不是演员绝不可能见得到鲍玉刚,她都要怀疑他是不是哪家电视台的当红小生了。
十几秒后。
“李先生,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请这边走。”
确认了李泽俊的确与鲍玉刚有约,前台姑娘语气中满是恭敬地说。
“没事。”
李泽俊依旧微笑,随后随着她走向电梯口。
“李先生,鲍先生的办公室在16楼,到了会有专人接待您。”
她轻声介绍。
“好的,谢谢。”
李泽俊点头致谢,随后按下了电梯唯一的楼层按钮。
“李先生,您好。
鲍先生正在等您,请跟我来。”
电梯门一开,一个身穿西装的男士便迎了上来,礼貌地说道。
“好,谢谢。”
李泽俊笑着回应,跟在他身后朝办公室走去。
“咚咚咚——”
“鲍先生,李先生已经到了。”
西装男士敲了敲门,随后开口。
“请李先生进来。”
办公室里传来鲍玉刚沉稳的声音。
几秒钟后。
“鲍先生,您好。”
李泽俊走进办公室,看着坐在不远处的鲍玉刚,微笑着打招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