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皇都御宫的议事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天皇面前的地图上,冲绳、宫古等岛屿与南部三座沿海重镇被红笔圈出,刺眼的红色如同烙印,灼烧着每一位倭寇将领的眼睛
——这些本属东瀛本土的要地,如今尽数落入陈峰手中,成了插在东瀛心脏上的利刃。
“八嘎!三个月了!整整三个月!你们连一座小岛都收不回来!”天皇猛地拍案,御案上的文书散落一地,他脸色铁青,眼神疯狂如困兽,
“陈峰的部队不过是偏师,却把我们的精锐死死钉在本土,你们这群废物!”
下方的将领们噤若寒蝉,额头冷汗直流。
他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反攻,恰恰相反,这三个月来,倭寇集结了十五万兵力,动用了战机、重炮、甚至抽调了剩余的半数忍众,对被占岛屿和城镇发起了二十余次猛攻,却次次铩羽而归。
陈峰攻占这些要地后,便立刻启动了“铁壁计划”。
沿海城镇的城墙被加固至五米厚,外侧铺设三层防滑钢板,顶端架设防空导弹与远程火箭炮,形成立体防空网;
城内街道被改造成迷宫般的防御工事,巷口布满暗堡,窗户、屋顶都设置了射击位,每一条通道都埋设了遥控炸弹;
岛屿上更是步步杀机,滩头布满反坦克地雷与跳雷,纵深地带挖设数米深的反坦克壕,丘陵地带被挖空建成密集的碉堡群,每个碉堡都配备重机枪与榴弹发射器,射孔隐蔽在植被与岩石后,更有地下隧道连通各处,可随时增援或发起突袭。
更让倭寇绝望的是,陈峰调派的坦克部队已在城镇外围平原展开部署,数百辆坦克如同钢铁巨兽,炮口直指倭寇阵地,形成侧翼威慑。
每次倭寇发起冲锋,刚踏入有效射程,便会遭到坦克集群的炮火覆盖,后续步兵则被暗堡与巷战工事分割歼灭。
有一次,黑田信长重组忍众,试图潜入城镇破坏供电系统,却刚上岸就触发了红外感应陷阱,被无人机与地面部队联手围剿,仅他一人侥幸逃脱,忍众几乎全军覆没。
“陛下,陈峰的防御太过严密,我们的进攻如同以卵击石。”
前线指挥官佐藤健一硬着头皮禀报,“我军伤亡已达四万余人,再强行进攻,恐怕……恐怕兵力难以支撑。”
天皇死死攥着拳头,指甲嵌进肉里,鲜血直流却浑然不觉。
他知道佐藤健一说的是实话,但丢失本土要地的耻辱让他无法接受:
“增兵!把北海道的驻军调过来!在被占城镇与岛屿外围修建防御工事,挖战壕、架铁丝网、部署重炮,形成包围圈!就算攻不下来,也要把陈峰的部队困死在那里!”
军令一下,倭寇大军放弃了正面强攻,转而在被占区域外围十里处构筑防线。
战壕纵横交错,碉堡林立,重炮阵地连绵数里,与陈峰的部队形成对峙之势。
他们试图用兵力优势困死守军,却不知这正是陈峰想要的——将倭寇主力牢牢牵制在本土,使其无法抽调兵力支援南洋联军,为龙国国内局势缓解争取了关键时间。
界内指挥部中,陈峰看着电子沙盘上倭寇的部署,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命令萧战,继续加固工事,储备足够半年的粮草与弹药;派小股特种部队夜间袭扰倭寇阵地,破坏其补给线,不让他们安稳休整;
再调两个工程兵团,在岛屿与城镇之间修建跨海防御工事,将各据点连成一片,形成互相支援的防御体系。”
他转身对着参谋下令:
“通知国内,倭寇主力已被我牵制在本土,让蒋部与延安方面趁机巩固西南边境防线,抓紧时间休整补充兵力。
另外,加速国内军工生产,优先供应前线弹药与民生物资,缓解饥荒与难民问题。”
就在陈峰稳步推进部署的同时,南洋联军的临时指挥部内,西方盟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将领正秘密召开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桌面上的地图标注着龙国西南边境的防线部署。
“陈峰的部队把倭寇主力钉在了本土,我们的计划被打乱了。”米国总统的代表史密斯少将沉声道,手指敲击着地图,
“原本以为倭寇能牵制陈峰的主力,我们可以趁机突破西南边境,如今看来,必须改变策略。”
东南亚联军指挥官阮雄脸色阴沉:
“龙国西南边境由蒋部与延安方面的部队联手防守,防线稳固,我们之前发起了数次进攻,都被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硬攻代价太大,我们不能重蹈倭寇的覆辙。”不列颠国代表布朗上校说道,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我有一个计划,我们可以利用蒋部与延安方面的矛盾,从中挑拨离间,让他们内斗,然后趁机寻找突破口。”
史密斯少将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另外,我们可以提供一批先进武器给南洋联军,让他们组织一支精锐突击队,从边境山区的薄弱地带潜入,直插龙国腹地,制造混乱,配合正面进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