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主帅摩醯逻矩罗收到电报时,正站在文山西的废墟之上。
脚下的砖石还带着炮火的余温,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血腥的混合气味,几名印军兵士正拖拽着被俘的龙国兵士走过,脸上满是狰狞的笑意。
“李承晚倒是急不可耐。”摩醯逻矩罗接过电报,扫了一眼便扔给身旁的参谋长,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
“不过,他的提议倒是合我心意。龙国就像一块肥肉,既然已经撕开了口子,自然要趁热吞下。”
参谋长弯腰捡起电报,恭敬地说道:
“主帅,高丽军已占领华南全线,兵力充沛,装备也得到了米利坚的补充。
若我们能与他们联手,南北夹击,龙国的西南、华南防线必然崩溃。
此外,安南、暹罗等小国也已表态,愿意追随我们出兵,只要能在战后分得一杯羹。”
“一群见利忘义的家伙。”摩醯逻矩罗冷笑一声,眼中却闪过一丝算计,
“正好,让他们去当炮灰。传令下去,命令第一、第二步兵师即刻休整,补充弹药,三日后向滇中府发起总攻;
第三装甲师作为先锋,突破龙国守军的外围防线;同时,电告阮承业,让他率领安南残部进攻蒙自,牵制龙国的增援兵力。”
“是!”参谋长应声离去。
摩醯逻矩罗抬头望向滇中府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滇中府是西南腹地的交通枢纽,物产丰富,一旦拿下,不仅能获得充足的补给,还能直逼滇池,打开通往龙国西南核心区域的大门。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座繁华的城市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与此同时,安南残部的营地中,阮承业正对着地图发呆。
自从投靠印军以来,他的部队虽然得到了一些弹药补给,但依旧装备简陋,兵士们大多穿着破旧的军装,手中的步枪也都是些老旧型号。
不过,这并不影响阮承业的野心。他渴望在这场战争中建功立业,夺回曾经属于安南的土地,甚至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政权。
“将军,印军传来命令,让我们三日后进攻蒙自。”一名副官走进帐篷,汇报道。
阮承业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狠厉:“很好!蒙自是龙国西南的重要据点,拿下蒙自,我们就能获得印军更多的支持。命令部队立刻准备,检查武器弹药,明日清晨出发,务必在三日内攻克蒙自!”
“是!”副官应道。
帐篷外,安南兵士们纷纷拿起武器,脸上满是狂热。
他们大多是失地的农民和流民,被阮承业的花言巧语所欺骗,以为跟着他就能过上好日子,却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为了别人手中的棋子。
就在联军紧锣密鼓地筹备新一轮进攻时,龙国本土的防御工事修建也在紧张进行中。
川渝、桂州、滇中府、潭中等地,无数百姓和兵士们一起,顶着烈日,挖掘战壕,构筑碉堡,铺设铁丝网。
老人、妇女、孩子都加入了进来,他们有的搬运砖石,有的挖掘土方,有的制作手榴弹,脸上满是坚毅。
在桂州的一处战壕施工现场,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用锄头费力地挖掘着泥土。
他的儿子在红水防线的战斗中牺牲了,儿媳带着孙子逃往了后方,只留下他一个人。得知要修建防御工事,老人毫不犹豫地赶来,每天天不亮就开工,直到天黑才休息。
“大爷,您歇会儿吧,这么大年纪了,别累坏了身子。”一名年轻的兵士走上前,想要接过老人手中的锄头。
老人摇了摇头,喘着粗气说道:
“孩子,我不累。我儿子就是为了守住这片土地牺牲的,我多挖一锄头,你们就能多一分安全,就能早日把鬼子和联军赶出去。我要亲眼看着你们胜利,看着我们的国家重新站起来。”
兵士的眼眶湿润了,他用力点了点头,转身加入了挖掘的队伍。这样的场景,在龙国的各个角落都在上演。
百姓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他们知道,国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敌的入侵。
然而,国内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战事的紧张而缓和。
在川渝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上,老蒋与各大军阀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委员长,桂州的防御工事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但兵力严重不足,请求立刻调派中央军增援!”
桂州守将白崇禧站在会议桌前,语气急切地说道。
老蒋皱了皱眉头,说道:“健生,不是我不派援军,而是中央军的主力都在长江防线,防备联军登陆。
如果把兵力调往桂州,长江防线就会出现漏洞,到时候联军从长江口登陆,直逼重庆,后果不堪设想。”
“委员长,您这是本末倒置!”白崇禧反驳道,
“桂州是西南防线的门户,一旦桂州失守,联军就能长驱直入,直逼重庆。到时候,就算长江防线守住了,又有什么用?”
“白司令说得对!”川军将领刘湘附和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