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先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皱眉,
“派遣‘志愿部队’会引发龙国民众反对,而且我们的真实目的是控制龙国战略要地,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后果?”罗斯福眼中闪过狠厉,“只要能控制龙国,些许反对算什么?蒋中正急需援助,他没有选择。
‘志愿部队’表面是援助,实则是建立军事据点,掌控交通要道与资源产地。等陈峰与东瀛两败俱伤,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将远东纳入势力范围!”
马歇尔还想争辩,却被罗斯福严厉的目光制止。
“现在听我命令!”罗斯福站起身,语气斩钉截铁,
“第一,胡佛启动应急情报计划,三日之内提交陈峰部队的补给与装备详情;第二,赫尔安排与蒋中正的秘密通讯,务必说服他接受援助条件;
第三,史汀生命令太平洋舰队‘约克城号’和‘企业号’航母即刻启程前往东瀛海,实施战略威慑;第四,联系国会支持者,压制弹劾议案,制造‘龙国威胁论’舆论,引导民众支持战事!”
“是,总统先生!”众人齐声应道。
罗斯福望着窗外夜色,野心与焦虑交织。他绝不允许龙国崛起,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将龙国牢牢掌控在手中。
川渝腹地,黄山官邸的书房内,檀香与墨香交织,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
蒋中正坐在红木书桌后,手中捏着一份加密电报,指腹将电报纸摩挲得发皱。
电报是米国总统罗斯福发来的,字里行间透着诱惑与胁迫:五亿元军事援助、五百架战斗机、两百辆坦克、一百万发弹药,外加军事顾问团,条件是蒋系军队接受米国整编,允许“志愿部队”进驻龙国,配合米国远东战略。
“米国……”蒋中正低声呢喃,将电报放在桌上,指尖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心里清楚,米国的“援助”是裹着糖衣的毒药——接受援助,或许能借助米国力量打压陈峰、对抗东瀛,但军队自主权将丧失,龙国领土可能沦为米国殖民地;
拒绝援助,剩下的嫡系军队武器落后、弹药匮乏,面对东瀛攻势与陈峰的崛起,处境将愈发艰难。
“委员长,”军统局长戴笠站在书桌旁,一身黑色中山装,面色冷峻,
“米国援助虽有苛刻条件,但眼下是扭转局势的良机。陈峰所部在广岛屡战屡胜,威望日隆,已成为心腹大患。若借助米国力量除掉陈峰,再逐步摆脱米国控制,不失为权宜之计。”
“哼,说得轻巧!”参谋总长何应钦冷笑一声,身着将军服,肩章上的金星闪着冷光,
“米国野心昭然若揭,‘志愿部队’一旦进驻,岂会轻易撤离?届时我们不仅要受陈峰牵制,还要看米国脸色,西南诸省的控制权都可能旁落他人之手!”
“何总长此言差矣!”戴笠反驳道,
“如今东瀛步步紧逼,陈峰虎视眈眈,我们腹背受敌。若不接受援助,不出半年,军队便会因弹药耗尽而崩溃。到时候别说打压陈峰,能否保住西南根据地都是未知数!”
“戴局长太过悲观了!”第5军军长杜聿明站起身,沉声道,
“我军虽装备落后,但士气高昂,西南诸省物产丰富,只要坚持抗战,总能打败东瀛。陈峰毕竟是龙国将领,总不至于对同胞动手。接受米国援助,无异于引狼入室,将来必然后悔莫及!”
“杜军长天真!”戴笠摇头道,
“陈峰野心勃勃,他故意在广岛拖延战事,就是为了积累威望、扩充势力。一旦他打败东瀛,下一步必然调转枪口对付我们。没有米国支持,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好了!”蒋中正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争论。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群山,陷入沉思。
书房内众人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这个决定,将关乎蒋系军队的未来,甚至整个龙国的命运。
过了许久,蒋中正缓缓转身,语气沉重:“米国援助,不能全受,也不能全拒。”
“委员长的意思是……”戴笠疑惑地问。
“第一,”蒋中正伸出一根手指,
“接受武器弹药与资金援助,欢迎军事顾问团,但绝不接受军队整编,‘志愿部队’一律不准进驻龙国本土!”
“第二,”他伸出第二根手指,“向米国提供陈峰部队的表面情报,核心机密绝不能泄露。利用米国牵制陈峰,让他无法专心对付我们。”
“第三,”他伸出第三根手指,
“加快扩充军队,西南兵工厂全力生产弹药,各省加大征兵力度,半年内将军队规模扩至两百万人。只要我们实力足够,米国与陈峰都不敢轻易动我们!”
何应钦点头:“委员长英明!既得援助,又保自主权,还能牵制陈峰,一举三得。”
“但米国恐怕不会同意。”戴笠担忧道,“罗斯福的目的是控制我们,拒绝整编与‘志愿部队’,他可能撤回援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