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医离开讲学堂的第二日,仁心医馆就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 一个约莫三岁的孩童,高烧不退,呼吸困难,胸口还隐隐泛着青紫。孩童的父亲抱着孩子跪在医馆门口,哭着哀求:“沈大夫,林姑娘,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我们找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没救了,只有你们能治疑难杂症,求你们试试!”
林薇刚要上前,就见一道墨色身影挡在面前 —— 萧医不知何时站在医馆门口,手里还提着那个刻着 “萧” 字的药盒,眼神冷冽:“林姑娘,前日你说你的医术经受过‘无数人验证’,今日正好,我们一同诊治这孩子,看看千年后的医术,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沈知远立刻将林薇护在身后,皱眉道:“萧大夫,治病要紧,何必如此较真?”
“较真?” 萧医冷笑一声,目光落在孩童泛青的胸口,“这孩子症状与‘缩阳症’相似,却又多了高热之症,寻常汤药怕是无用。林姑娘若真有本事,便拿出你的法子;若是拿不出,就莫要再用‘千年医术’欺世盗名!”
林薇看着孩童父亲绝望的眼神,轻轻推开沈知远的手,走上前:“好。但我有一个要求 —— 诊治时,任何人不得打断,你也一样。” 她蹲下身,仔细查看孩童的症状:高烧、呼吸困难、胸口青紫,这分明是急性肺炎引发的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清理呼吸道、缓解缺氧,孩子撑不过一个时辰。
她转头对春桃说:“快拿一块干净的细布,用温水浸湿;再去煮一锅热水,放些薄荷进去,晾到温凉备用。” 又对沈知远说,“知远,帮我按住孩子的手脚,别让他乱动,我要帮他清理喉咙里的痰液。”
沈知远立刻照做,他轻轻按住孩童的手腕和脚踝,眼神温柔地哄着:“乖,别怕,很快就不难受了。” 他的掌心带着暖意,竟真的让哭闹的孩童安静了几分。林薇拿起湿布,小心翼翼地擦拭孩童的鼻腔和嘴角,然后俯下身,将耳朵贴在孩童的胸口 —— 没有听诊器,她只能靠听觉判断痰液的位置。
“找到了。” 她轻声说,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孩童的胸骨下方,动作轻柔却有力。片刻后,孩童突然咳嗽起来,一口浓痰被咳了出来,呼吸瞬间顺畅了许多,胸口的青紫也淡了几分。
萧医站在一旁,眼神微微动容,却仍嘴硬:“不过是运气好,咳出了痰液。高热不退,你又如何应对?”
林薇没有理会他,拿起春桃端来的薄荷水,用小勺一点点喂给孩童:“薄荷能清热开窍,缓解呼吸困难。再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和腹股沟,通过皮肤散热,比喝退烧药更安全。” 她一边说,一边用湿布擦拭孩童的皮肤,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瓷器。
沈知远看着她专注的侧脸,心里满是心疼 —— 她明明怕得手都在抖,却还是强装镇定。他悄悄握住她的另一只手,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掌心,用无声的动作告诉她:“我在。” 林薇感受到掌心的暖意,回头对他笑了笑,眼里的慌乱渐渐消散。
半个时辰后,孩童的高烧渐渐退了,呼吸也平稳下来,甚至能睁开眼睛,小声喊 “爹爹”。孩童父亲激动得连连磕头:“多谢林姑娘!多谢沈大夫!你们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
萧医看着这一幕,脸色复杂,他走上前,拿起孩童的手腕诊脉,片刻后,沉声道:“脉象虽仍虚弱,却已平稳。你这法子,确实有效。” 他顿了顿,又道,“但我仍会向皇上禀报你的来历 —— 医者需对朝廷坦诚,这是本分。”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医馆,只是这次,他的背影少了几分冷硬,多了几分迟疑。
萧医离开后,林薇终于松了口气,腿一软,差点摔倒。沈知远连忙扶住她,语气里满是担忧:“阿薇,你没事吧?刚才吓死我了。”
“我没事,就是有点累。” 林薇靠在他怀里,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我怕我治不好那个孩子,怕萧医真的把我的事告诉皇上,怕…… 怕不能再跟你一起行医了。”
沈知远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声音温柔却坚定:“不会的。就算皇上知道了,我也会跟你一起去面对。你救了太后,救了满城百姓,皇上不会为难你的。再说,还有我呢,我会保护你的。” 他低头,在她的额头轻轻印下一个吻,像羽毛一样轻柔,却带着沉甸甸的承诺。
可担忧还是很快变成了现实。三日后,宫里传来旨意,宣林薇、沈知远和沈老大夫即刻进宫见驾。接到旨意时,林薇正在整理草药,听到 “宣林薇” 三个字,手里的草药筐 “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草药散了一地。
沈知远连忙蹲下身,帮她捡草药,一边捡一边说:“阿薇,别怕,有我在。我们一起进宫,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担。”
沈老大夫也拍了拍她的肩膀:“丫头,放宽心。皇上也是凡人,知道你是真心为百姓好,不会为难你的。再说,太后还记着你的恩情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