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镇的春雨缠了三天,雾把成片的毛竹裹得发潮,连镇口的竹编牌坊都渗着水珠。林薇抱着薄荷苗下车时,叶片的翠绿里裹着层淡白水汽,叶尖垂着的水珠迟迟不落 —— 这是 “湿滞脉气” 的信号,比瑶寨的瘴气更绵密,像浸了水的棉絮,裹得脉气透不过气。
“医官!快看看我家娃的腿!” 竹农阿竹挎着竹编药篮跑过来,篮里装着刚采的春笋,却没心思管,只把怀里的娃往石凳上放。娃的小腿上满是红色丘疹,渗着细细的黄水,抓得破了皮,一沾衣料就哭:“痒得睡不着,昨晚还发了低热,额头烫得很。”
沈知远蹲下身,先摸了摸娃的额头,再用指腹轻轻按在丘疹旁的皮肤 —— 不硬不肿,只微微发黏,接着搭脉:指尖按在娃的腕横纹上,脉气像泡在水里的棉线,软而无力,是 “湿滞兼风” 的脉象。他又让阿竹撩开娃的衣领,看了看舌苔:“舌苔白腻,舌尖红,是湿邪裹着风邪,渗进皮肤里了。竹海湿重,娃又爱跑竹林,风一吹就把湿邪带进经络了。”
“那要用药吗?我家有去年晒的艾叶,煮水给娃洗过,不管用。” 阿竹急得声音发颤,竹篮柄上的竹丝都被攥得发白。苏沐这时已把药箱打开,取出几包药材摊在竹编垫上(怕受潮):“艾叶偏温,只祛寒湿,你家娃是风湿,得用能祛风又能渗湿的药,不然湿邪裹着风邪,越捂越重。”
陆衍翻着《守脉传承录》,指尖停在夹着淡竹叶的一页 —— 那是去年从竹海捎来的标本,叶片边缘还带着竹镇特有的细毛:“竹海风湿,宜用‘祛风渗湿汤’,主药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入肾经,能固下半身脉气)、苍术(燥湿健脾,防湿邪困脾)、茯苓(利水渗湿,把皮肤里的湿邪‘导’出去),辅药加新鲜淡竹叶(竹海特有,清热利尿),还要添竹茹和薏苡仁 —— 竹茹能清热化痰,针对娃的低热;薏苡仁利水渗湿,比茯苓更温和,适合孩童体质,都用竹根井水熬煮,借竹气引脉气更快。”
“沈叔叔,竹茹和薏苡仁长啥样呀?” 小石头凑过来,盯着药垫上新增的两包药材,眼睛发亮。沈知远先捏起一撮竹茹 —— 是卷曲的条片状,表面黄绿色,摸起来轻薄柔软,还带着点竹子的纤维感:“你看这竹茹,是从老竹秆里刮下来的茎皮,得选这种颜色鲜、没霉点的,闻着有股淡淡的竹香,没有霉味才好。它能把娃体内裹着湿邪的热‘散’出去,低热就能退了。” 他又抓起一把薏苡仁,颗粒饱满,呈白色,顶端有个小小的凹陷:“再看薏苡仁,得挑这种圆鼓鼓、没虫蛀的,煮熟了会有点糯,嚼着微甜。它能像小勺子似的,把皮肤里的湿邪‘舀’出来,还不伤脾胃,娃喝了不闹肚子。”
小石头赶紧在笔记本上画起来:竹茹画成卷曲的长条,标上 “黄绿、轻薄、竹香、清热”;薏苡仁画成圆颗粒,标上 “白、有凹陷、微甜、利水”,还特意在旁边画了个小娃娃,标注 “娃能用”。陆衍见了,笑着补充:“古籍里说,竹茹要刮去外层硬皮,只留内层软纤维,不然煮出来会有涩味;薏苡仁得提前用温水泡半个时辰,泡软了药效才出得透,你记下来,下次熬药就能帮上忙了。”
苏沐已经动手处理新药材:她先拿了块竹茹,用小刀轻轻刮去外层发褐的硬皮,只留下内层嫩黄的软纤维,再切成一寸长的小段;接着把薏苡仁倒进竹盆,加了温水浸泡,水面没过颗粒:“沈大哥之前浇过,泡薏苡仁时加几滴竹根井水,能让它更快吸饱水,还能沾点竹气,祛湿效果更好。” 林薇走过来帮她择淡竹叶,把发黄的叶片挑出去,只留翠绿新鲜的:“淡竹叶和竹茹都是竹身上的东西,搭在一起用,清热祛湿的劲儿更匀,不会偏寒偏燥。”
阿竹看着他们忙活,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往家里跑,没多久抱着一捆晒干的竹茹回来:“这是我去年刮的,晒得透,没霉点,你们看看能用不?” 沈知远捏起一片闻了闻,点头道:“好得很,比我们带来的还新鲜,用这个煮药,竹香更浓,娃也爱喝。” 阿竹听了,脸上终于露出笑:“能帮上忙就好,只要娃的病能好,我这竹茹都给你们用。”
等薏苡仁泡软、竹茹处理好,苏沐才往竹节锅里添料:先放独活片、炒苍术、茯苓块,加三勺竹根井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熬到药汁冒小泡时,放进泡软的薏苡仁,继续熬一刻钟(让薏苡仁煮出黏性);最后才下竹茹段和淡竹叶,煮五分钟就关火 ——“竹茹和淡竹叶都嫩,煮久了药效会散,得后下。” 她边滤药渣边解释,竹编滤勺里的薏苡仁煮得半透,还带着点糯劲,药汁里飘着淡淡的竹香和米香。
沈知远这时刚给陈阿公拔了针,见药熬好,便先舀了小半碗给娃:“趁热喝,这药里有薏苡仁,喝着有点甜,不苦。” 娃凑过去闻了闻,果然没抗拒,小口小口喝起来,喝完还舔了舔嘴唇:“比阿娘煮的米汤还香。” 阿竹看着娃的样子,眼眶又红了,这次是高兴的:“以前娃喝药都哭,这次居然主动喝,多亏了你们。”
太阳偏西时,竹海的雾散了些,毛竹的翠绿露了出来。苏沐把方子补全写在竹片上,特意标注:“竹茹需刮去硬皮,薏苡仁泡半个时辰,淡竹叶后下”,交给阿竹:“以后再犯,按这个法子煮,保准管用。” 小石头则把自己画的药材图送给阿竹的娃,还指着图教他认:“这个是竹茹,能退低热;这个是薏苡仁,能祛湿气,你记住啦?” 娃点点头,把图小心地折好,放进兜里。
离开竹镇时,镇民们用竹编篮装着春笋、竹茶,还有晒干的竹茹和薏苡仁,往马车上塞。阿竹抱着娃站在竹编牌坊下,挥着手喊:“下次来,我给你们留最新鲜的竹茹!” 林薇靠在车边,手里攥着片竹茹,薄荷苗的叶片已不再挂水珠,翠绿得发亮。沈知远递给她一杯竹根茶,里面加了点煮软的薏苡仁:“解解药味,还能祛祛身上的湿气,你刚才帮着择竹叶,沾了不少潮气。”
马车驶离竹海,身后的毛竹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守护着这片刚恢复脉气的土地。车厢里,小石头还在捧着笔记本念叨:“竹茹刮硬皮,薏苡仁泡温水,淡竹叶后下……” 陆衍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沈知远和林薇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刚才熬药时的竹香 —— 那是药材的香,是竹海的香,更是守护人间烟火的香,飘得很远,融进江南的春日里。
喜欢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