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鬼子指挥部的第一反应,只能是震惊于“敌机”竟然能在夜间精准找到目标并发动袭击。
他们会陷入困惑,敌人是如何在黑暗中导航的?又是如何在缺乏地面引导的情况下完成投弹的?
这层由时代局限性构成的迷雾,正是王泽隐藏自己的关键。
确定了夜间行动的方针,下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炸,以及攻击哪里。
他的意识立刻连接到系统仓库,那里面堆积如山的各种航弹瞬间映入“眼帘”。琳琅满目,各国的型号都有。
粗壮敦实的是舒制的FAB系列高爆破片弹,从几百公斤到惊人的FAB-9000巨型炸弹一应俱全。
线条略显硬朗、透着工业美感的是三德子制的“斯图卡”爱用的SC系列标准炸弹。
还有美丽国制的通用航弹,以及一些他叫不上名字、但明显带着英给兰或其他欧洲国家设计风格的家伙。
他的目光重点落在了那些英给兰制炸弹上。
瞅着那硕大的铸体结构和特有的英给兰制重量标记,王泽心里立刻有了决断:“嗯…用英给兰的货色就不错,就选他们那些二百五十磅、五百磅和一千磅的大家伙。”
此时英给兰跟小岛国好像签了什么协议没多久,表面上关系还维持着。
用他们的炸弹,不仅能有效杀伤敌人,更妙的是能在现场留下物证,妥妥地给小鬼子心里扎一根刺,好好挑拨一下他们那本就脆弱的关系。
要是能让他们互相猜忌、扯皮,那更是意外之喜。
当然,仓库深处那些真正恐怖的“大家伙”,比如BLU-82“滚球”燃料空气炸弹和FOAB温压弹等,他这次不打算动用。
对付密集的步兵和运输船,用这些常规但量大的英制航弹,已经足够制造一场毁灭性的风暴,同时也更符合“栽赃嫁祸”的隐蔽需求。
威力过剩,反而容易让怀疑的目光重新聚焦到自己身上。
至于目标嘛,自然是王爱国情报里提到的那个第921丙种师团。
这帮家伙,他炸起来毫无心理负担。上万的鬼子挤在公海上的和平岛上,上面没有一个无辜人,正是轰炸效果最好的时机。
他的意识随即沉入那个神奇的全息小地图,意念一动,瞬间就锁定了疑似鬼子第921师团集结的区域。
地图急速放大,可以看到这是公海上的一座小岛,不大,可惜被鬼子抢了去,新建的港口、码头、临时搭建的军营、甚至正在登船的人员都清晰可见。
那密密麻麻代表敌意的深红色光点,聚集在那么一小片区域,结合情报,身份确认无疑——就是酒井一平手下的那个921师团!
王泽看着这些小鬼子,正像蚂蚁搬家一样,密密麻麻地涌向停靠在码头的几艘大型运输船,嘴角不受控制地勾起一丝冰冷的笑意。
“就是你们了,酒井一平的921师团。”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机,“正好,省了你们的船票和奔波,老子提前送你们全体上路,集体去见你们的天罩大婶!”
这上万鬼子兵,此刻简直就是绝佳的轰炸靶子,看得他心痒难耐。
一想到能用密集的航弹将这群可能给国民带来杀戮的侵略者提前消灭,王泽就感到一阵快意。
但紧接着,他想起了王爱国情报里提到的另一个目标——第210特设师团,师团长桑树下边。
根据情报,这个师团同样恶行累累,血债无数。
“桑树下边…210师团…”王泽念叨着这两个名字,眼中的寒光更盛,胸中的杀意如同沸腾的岩浆。
“一窝是端,两窝也是端!要是能把这俩师团一起送走,那才叫痛快!”
他立刻集中精神,再次将意识沉入小地图,将搜索范围扩大,仔细扫描921师团所在的周边更广阔的区域,试图找到210师团的踪迹。
然而,一番仔细搜寻下来,除了921师团那密集的红点外,并未发现另一支同等规模部队集结的迹象。
王泽眉头微皱,抬起头看向肃立一旁的王爱国,直接问道:“爱国,你情报里提到的那个210师团,桑树下边的人马现在在哪里?”
这个问题王爱国也不知道,他想了想回答:“老板,根据我们的情报确认,210师团的集结速度比921师团稍慢一些。”
“我估计,他们还需要两到三天时间,才能完成全部兵员和装备的集结,并开赴921师团所在的这个港口。”
“两到三天…”王泽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迅速计算着时间。
按照王爱国之前的情报,第921师团明天出发,经草鲜半岛西侧海域,再渡黄海至清水岛登陆,这个过程怎么也得花上好几天。
“也就是说,两三天后,921师团的船可能还没走远,甚至可能还在公海上的那个小岛上装货或者等待命令,而210师团正好也集结过来了…”
王泽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一个更具诱惑力的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