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倒说到了林悦心坎里。她翻出医书里夹着的通知书,指尖划过“九月三日报到”的字样,忽然问:“从这儿到京城,马车要走多久?”
“快则二十天,慢则一个月,”王二掰着指头算,“要是顺道走运河,坐两段船,能省一半功夫。不过船上潮气重,药材怕受潮。”
沈青把小鱼串挂在檐下,凑过来看通知书:“我倒是觉得该去。你那篇《南北紫苏药性差异》写得扎实,京城医学院有最好的藏书楼,说不定能找到失传的古方。”他忽然笑,“再说了,我哮喘的方子,还盼着你从京城带新药回来呢。”
苏瑶往林悦碗里夹了个丸子:“别听他的,你自己拿主意。要是去了,我把药囊多绣几个,你带在路上送人;要是不走,咱们就把施医局扩扩建,后院再种半亩紫苏,够用三年的。”
小萤趴在桌上,用筷子在空碗里画圈:“我既想让姐姐去京城学本事,又怕姐姐走了没人给我扎针……”说着眼圈红了,“要不我跟姐姐一起去?我可以给姐姐烧火、洗药罐!”
林悦笑着捏捏她的脸:“小傻瓜,京城学堂只收念书的学生,你得先把《药性赋》背熟了,将来才能当我的帮手。”她忽然看向签到簿,不知何时,页面上已显出新画:一辆蓝布马车停在施医局门口,车辕上挂着个靛蓝色药囊,旁边标着【子时签到,获“随行药箱图纸”】,图纸上的药箱分三层,底层装炉具,中层放药材,顶层竟是个折叠小诊床。
“你们看,”林悦把签到簿推到中间,“连随行药箱的样子都画好了。”
王二凑近一看,拍着大腿:“这图纸跟我们那车的尺寸对上了!我回去让木匠照着做,保准严丝合缝。”
夜色渐深,王二牵着马告辞,说明天一早带马车来。沈青帮着收拾碗筷,苏瑶把剩下的河虾用荷叶包好,说给王二明天路上当干粮。小萤打着哈欠去铺床,临睡前还不忘往薄荷盆里浇点水:“你们要好好长,等姐姐回来给她泡茶。”
林悦坐在灯下,对着药箱图纸出神。月光透过新糊的窗纸照进来,在纸上投下淡淡的竹影。她忽然想起张大爷说的“日子就像签语”,或许去不去京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走多远,施医局的药香、檐下的铜铃、还有身边这些人的牵挂,都会像紫苏的根须,牢牢扎在心里。
天快亮时,签到簿又轻轻动了。页面角落添了行小字:【去留皆是路,心安即是家】。画中的蓝布马车旁,多了个小小的身影,正踮脚往车厢里塞布偶——那布偶缺了只胳膊,正是小萤补过眼睛的那个。
林悦忽然笑了。她起身往灶房添柴,准备明早的鲫鱼粥。灶膛里的火光映着她的脸,像映着个温暖的答案:不管将来走向何方,带着这些日子里攒下的暖,便什么都不怕了。
窗外,檐下的小鱼串在晨露里轻轻晃,紫苏叶上的露珠滚落在泥土里,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新的希望。
喜欢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穿成女主闺蜜,我有签到系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