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沙瑞金询问有没有‘汉大帮’的问题,祁同伟依然是一脸坦然,语气平静的回答道:“沙书记,我不太明白您说的这个‘汉大帮’的认定标准;”
“如果说是以‘拉山头’的形式来认定的话,我想回答沙书记的是——我们汉东省是标准的平原大省,可不存在什么山头;”
“如果说是以汉东大学政法系毕业的官员身份来认定的话,主观上肯定是没有所谓的‘汉大帮’的,但客观上或许存在。”
说到这儿,祁同伟刻意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毕竟,同为汉东大学毕业,又同在汉东省为官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
“而且,在人情社会的普遍国情下,这种校友之间的联系和聚会是在所难免的,更是人之常情。”
最后,祁同伟笑着说道:“沙书记,不瞒你说,就拿我这个汉东大学政法系毕业的京州市委书记举例,我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和校友都在汉东省的政法系统任职;”
“平日里,碰上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在工作之外的时间我们同学、校友之间也会相约到场送上祝福或者是参加吊唁;”
“所以,对于沙书记口中的‘汉大帮’,我的回答是主观上肯定没有,但客观上或许存在,关键得看怎么界定。”
哈哈哈!
听完祁同伟的回答,沙瑞金再次放声大笑。
这个答案,和他预料中的大差不差。
而祁同伟实事求是的回答,也让沙瑞金对他的欣赏又多了几分。
最后,沙瑞金并没有在‘赵家帮’和‘汉大帮’的问题上继续纠结,而是重新跨上了自行车。
紧接着,对祁同伟说了一句:“同伟啊,走吧,我们继续在骑一会儿,你也顺便和我聊聊,你主政林城期间,是怎么把眼前这个让几任林城市委书记都头疼的采煤塌陷区,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是,沙书记!”
......
同一时间,汉东省省委大院。
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办公室内,副省长兼公安厅长李达康特意前来找高育良商量对策。
办公室内,二人分主宾落座。
简单的寒暄过后,谈话进入正题。
李达康道:“育良书记,你说这新来的沙书记到任后,不先在省委召开常委会,反而是轻车从简的‘微服私访’去了,而且第一站就去了吕州,去了月牙湖调研;”
“沙书记这次调研,可是意味深长啊;”
“育良书记,我们俩都是从吕州出来的干部,沙书记此举,是不是冲着我们来的?”
因为赵家的关系,高育良和李达康也走得更近了,相互间的关系除了是上下级,还是深度绑定在赵家这艘大船上的利益共同体。
所以,当李达康得知了新来的沙书记去吕州月牙湖调研的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来找高育良商量对策。
直觉告诉他,沙瑞金去吕州调研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冲着赵瑞龙在月牙湖上的美食城去的。
而月牙湖美食城项目,又是李达康在吕州任代理市长的时候一手批复的。
真要是‘爆雷’了,他李达康也脱不了关系。
相比起李达康的忧心忡忡,高育良显得要沉着冷静得多,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睿智模样。
甚至,还不紧不慢的端起桌上的茶杯,浅浅的抿了一口热茶。
高育良道:“达康同志啊,沙书记和省委做什么决定,到哪儿去调研,那肯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你就不要胡乱的揣摩沙书记的心思了;”
“你要真有这个精力,我倒是想奉劝你一句,把更多的工作中心放到光明峰项目的拆迁工作上;”
“省信访局这边已经接到了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反应,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千万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酿成重大群体事件。”
李达康道:“育良书记你放心吧,我已经给京州市公安局的赵东来,还有光明区分局的局长程度都打过招呼了,让他们盯紧光明峰项目。”
想了想,李达康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育良书记,对于沙书记空降汉东这件事情,老书记是什么态度啊?”
闻言,高育良一瞪眼,两道犀利的目光直挺挺的瞪着李达康。
被高育良这么一瞪,搞得李达康浑身不自在。
最终,高育良只是冷冰冰的回了一句:“达康同志,你现在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不要自乱了阵脚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我还有个会,就不留你了!”
眼见高育良都下了逐客令,李达康也不好再继续赖着不走。
只是,没能从高育良的口中探听到什么风声和情报,总归是让李达康心里有点不自在的。
走出高育良的办公室后,李达康回望了一眼省委大院的高楼,最终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早作打算,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说干就干,回到办公室后李达康就开始动用自己作为公安厅长的权力,开始对新来的沙书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